《哪吒》哪里是神话,简直就是当代中青年的生存寓言
时隔五年,《哪吒》又出圈了,不过哪吒是表层,哪吒背后的故事才是里子。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看不见的大山,但总有人敢用肉身去撞出一条裂缝。好的电影要么有现实的隐喻,要么有情感的共鸣,要么二者兼而有之。
《哪吒》系列讲的就是小哪吒如何砸碎阶层锁链,烧毁命运编制的故事。本文主要针对哪吒1的影评。
1.编制是身份,但也是囚笼
头顶魔丸烙印的哪吒,传承龙族血脉的敖丙,都背负“出身决定论”的诅咒。
哪吒他爹虽贵为陈塘关总兵,也算体制内高层,但哪吒依然遭遇百姓的唾骂、同龄人的排挤。
唾骂哪吒是因为他作恶吗?还真不是,原因恰恰就因为他不是自己人。
天然被排除在“正道编制”之外,就是因为哪吒自己的出身原罪。
因为你是魔丸转世,注定就被钉在“体制外”的耻辱柱上,陈塘关百姓的冷眼那就是“身份政审”。
此刻大家可以自动带入临时工、劳务派遣、人事代理……
灵珠转世的人设够完美了吧?
敖丙也不容易,他身上背负着一整个族群的KPI,龙族急需要他考进“天庭编制”来改写命运。
他身后背负的哪是光彩夺目的万龙甲,那是几千年绩效合同的枷锁。
此刻大家可以自动带入鸡娃焦虑、阶层跃迁焦虑的父母。
尤其那句“妖怪不配活着”的判决,像极了社会对“非主流”个体无声的绞杀。
2.“小镇做题家”遭遇“天劫裁员”
哪吒寻思,那就努力融入主流呗。
在山河社稷图吭哧吭哧拼命修炼法术,像极了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小镇青年。
真等他努力练成“三头六臂”等待被主流社会接纳,天劫咒倒计时猝然而下。
命运早早就暗中给他标好了价码,连死刑执行日期都选好了。
这像极了很多普通人,最终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也逃不过“35岁失业”的恐慌。 这哪是“35岁年龄危机”,这简直就是天劫裁员嘛。
为啥哪吒最后叛逆,这不都是现实给逼得嘛?
不过他的叛逆恰恰撕开了系统的虚伪,系统就一定是对的嘛?
你们说我是魔,我就把天烧个窟窿!你们要给我写讣告,我就偏要自己改命簿!
这一下子让夫子联想到那个曾经想要胜天半子的祁同伟。
祁厅虽是反面人物,但跟哪吒的底层逻辑有些地方相通。
3.父母挣扎也疯狂
哪吒他爹妈就是挣扎的父母样本,像极了现实的中产。
殷夫人一边降妖,还一边给哪吒缝肚兜的身影,是无数“职场母亲”的缩影。
“不论你是魔是仙,我只希望你能好好活着,因为你是我的儿。”
她用最平和的语言,但最硬核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母爱的光辉与女性的力量。
李靖用换命符替哪吒抗天劫时,那句“他是我儿”的哽咽,戳破了一直以来沉默父亲的软肋。
在孩子向上生长的晋级之路,有无数父母呕心沥血、披荆斩棘。
不过现实既是血淋淋又残酷,光有爱还不行,家长也得行,在内卷的绞肉机面前,没人能够幸免。
有资源大卷,没资源小卷。
4.我命由我不由天
硬顶天劫雷击的哪吒在笑声中化为灰烬。
这根本不是热血逆袭,而是一场向死而生的尊严之战。
如果成仙的编制非得跪着领,那哪吒宁可站着被雷劈到完。
当哪吒与敖丙的魂魄在莲花中重生时,屏幕外的的夫子也瞬间悟了。
哪吒可不就是现实当中的导演饺子自己嘛,意识觉醒,弃医从影。
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儿,擅长的事儿,而不是别人定义的事儿。
绝大多数人慢慢地、慢慢地就被体制化了,灵魂、肉身跟体制融为一体,再也无法挣脱。
就像受访中饺子聊的“出来混”什么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先出来。
真正的成长不是上岸,而是亲手砸碎那些定义你的标签、考核你的指标、囚禁你的牢房。
……
这个时代需要更多像导演饺子那样的“魔童”,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反骨、离经叛道,而是因为温顺的羔羊,永远也撞不破那堵写着“你配吗”的高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