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题记:2017年看过一个视频,讲核潜艇研制的,里面有一位老同志叫黄旭华,用极其铿锵有力的语气谈到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战略意图。一般我们讲毛主席的战略战术,而黄老先从战术角度讲了毛主席的这句名言的意义,然后再讲战略意义。别小看这一点变化,则可以看作黄旭华那一代人深悟毛主席之道的独特方法——毛主席是领袖,他的指示如何执行?至少要有自己的理解,理解之后的执行,与不理解而盲目执行,这是有区别的。黄旭华属于深悟毛主席战略战术的那种人,加上他一辈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核潜艇研制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他不愧为毛主席的好学生,这完全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

  1953年毛主席视察海军,发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号召。

  1960年代初在三年自然灾害时,赫鲁晓夫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时,毛主席斩钉截铁说了那句气壮山河的话: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在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中就是总设计师之一的黄旭华多年后谈起毛主席的名言,首先说了一句“我怎么样理解”,这反映出他和他的同事们强烈的问题意识,由此可以对推断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严谨的科技工作者。

  接着他条理清晰地概括为两点:

  “第一是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不能等闲视之。”

  这是说在战术层面,要重视敌人(困难),不能急躁冒进,也可以说是防止“左”的意思。

  “第二我们有决心。一百年搞不出来,一千年,一万年,一定要决心把它搞出来。”

  这是讲战略上藐视敌人(困难),这也是防止右倾保守,固步自封的意思。

  黄旭华那代人,对毛主席的思想领悟之深,对毛主席的指示精神理解之透彻,可见一斑。

  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怎么来的?

  无疑是通过潜心研读毛主席著作得来的。

  他们那代人为什么能够白手起家,土法上马,群策群力,敢想敢干敢闯敢创?

  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在毛泽东文化氛围里,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才会有那样的奇迹发生。

  这是不能有一点含糊的,否则就是高历史虚无主义。用历史虚无主义那一套来解释新中国的成就,是解释不清楚的,是不会让人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的。

  搞历史虚无主义的人祸国殃民。

  01

  —

  黄旭华同志是毛主席的好学生

  黄旭华有两个重要方面的品质。

  第一个是甘当无名英雄。这是毛泽东文化哺育革命者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天到晚就知道搞自己成名成家那些资产阶级的东西,只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谈何革命呢?怎么可能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搞出核潜艇呢?

  第二个是在创业团队里,自觉潜心研读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最近这些年从黄旭华同志的事迹里,可以看出他的优良品质,不是装出来的,那是所有毛主席好学生的共同特征。像科技战线的钱学森、邓稼先等同志清一色都是那个样子的。

  02

  —

  黄旭华同志是毛主席的好战士

  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左二,彭湃烈士之子),副总设计师赵仁恺(左一)、黄纬禄(右二)、黄旭华(右一)

  不能孤立地看黄旭华一个人,必须把他放在一个创业团队里去看他的贡献,那才能把他的事迹说清楚。

  正如钱学森同志一贯不同意把他说成“导弹之父”那样,我想黄旭华同志也不会同意把他说成是“核潜艇之父”。

  说谁谁是什么之父,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说法,他们喜欢个人英雄主义那一套。

  而黄旭华和钱学森一样,不仅是科技战线上敢想敢干敢闯敢创——具有“四敢精神”的战士,同时在思想战线上他们又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成员,他们也是继续革命的战士,这个继续革命包括破除封建落后和资本主义落后文化的革命,其中当然就有反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意思在里面。

  他们是共产主义战士,怎么能用资本主义的说法那称呼之呢?

  03

  —

  李克勤后记:

  毛主席的好学生好战士,完全可以概括黄旭华同志的品德与贡献。对黄旭华同志请不要再用资本主义社会“......之父”那样的称谓,那是资产阶级个人英雄主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