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说心语|GDP到底能说明什么?
关于衡量国民经济产值的标准GDP到底能说明什么?对这个问题也是存在一定意见分歧的。我国采用GDP的计算方法开始于1992年。1985年之前衡量国民经济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我不是学经济的,对国民生产总值(GNP)和GDP不懂。只是从相关资料中看到的解释,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不同,国民生产总值是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个生产概念。因为不懂这些概念就不多说了。
但是,网络上一些人往往以现在使用的GDP数据来否定前三十年的建设成就。而对前三十年的“GDP”多少都是后来推算的,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GDP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外资企业,这些企业的利润最终还是要回流到他们本国去的,并不属于中国人的。而之前的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外资企业两种计算方法,这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改革前还有大量的投入是不进行计算的,此前的各类基础建设,如水利工程、交通设施等等,都不计算国民收入的,但如果按GDP计算是要计算进去的。
有人以某些别有用心的经济学家推算的所谓GDP,对前三十年进行抹黑,但是,他们并不真正弄懂GDP存在的严重偏差。据相关资料显示,如果以GDP作为衡量国民经济指标的话,迄今为止,中国人均GDP世界排位最高的年份是蒋家王朝将要灭亡的1948年,排名第40位。
而1948年的国内经济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知道,1948年是蒋家王朝打内战最为激烈出现巨额赤字,是不得发行天文数字的金圆券疯狂掠夺人民的一年,到1949年,物价上涨了500万至1100万倍,金圆券面额最大的一张达60亿元。面额100万的比比皆是,当个百万富翁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是即使买煤球也要用麻袋装钱。这样的恶性通胀,竟然成了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最高的年份,这是一个多大的讽刺!我们的一些专家教授还以此来恶毒否定新中国,这不觉得荒唐吗?
再看看我们今天的GDP,今天在抖音上看到李孔岳的一个视频,他说的是今天的GDP问题。对于李孔岳,我对他有过一点印象。李孔岳的身份是985高校教授,博导、经济学家。对他我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因为我曾两次刷到过他的视频,在他的一个视频里,发表了与张维迎等一类经济学家完全相契合的观点,说什么“市场经济就是对穷人最好”的经济。他说“解决共富的最佳手段,就是市场经济,穷人受益最大”。还有一个视频,说明他不是无知,而完全是别有用心。我也曾写文章进行了批驳。在这个视频里,他把中国科技发展进步取得的成就全部归功于市场经济,竟然胡说八道什么,“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电灯、汽车”。他混淆概念,把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混为一谈。而新中国在建国后就已经有了自己建立起来的发电站,也有了自己制造的汽车,火车以及飞机。他竟然把中国的电灯、汽车的制造都归功于市场经济,所以,觉得这个人的人格是存在严重问题的。
但今天刷到他对GDP看法的视频,觉得这种认知还是一个经济学家应有的科学态度。在这个视频里,他认为,GDP不代表财富,更不代表我们的实力。他的这个观点是有独到之处的。在当前不少专家精英以所谓的GDP自嗨的情况下,他能提出这样力排众议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他说,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指标是什么?GDP。并且,他以具体数据作为论据,他从我国人均GDP来说明了我国经济的现状。他说,2024年,我国GDP总量134.91万亿元,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1314元,我国14.08亿人口,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1314×14.08=58.18万亿元,占GDP比值43%。而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是65%,我们20年前是65%,这说明我们这个主要指标是持续下跌的。而我国的GDP总量2024年134.91万亿元,世界排名第二,人均排名6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从他的这个数据,我们不难看出,20年前我国人均GDP水平是65%,而20年后的GDP总量达到了134.91万亿,人均水平却降低到了43%,降低到22%。这又应该怎样来解释?
从李孔岳关于GDP的这个数据分析,我们不妨联系改革前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来做一个比较。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统计的1980年前的数据,中国工农业总产值1950年是574.8亿元,1980年达到6619亿元,30年增长了11.5倍,年均增长8.5%。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1.2亿元增长到4992亿元,增长了25倍多,年均增长11.5%;农业总产值由383.6亿元增长到1627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4.9%。
我们就以国民生产总值来做个比较,前30年增长了11.5倍,按这个速度计算,后30年,以6619×11.5=76118.5亿元也就是说2010年应为7.6万亿元。注意,这是1980年前的物价水平计算出来的数据。而2010年的GDP是42.12万亿元,
根据AI推算,以6619亿元为基础,以平均每年8.5%的速度进行计算,44年后的2024年应该为187148.27亿元。这是按1980年前的物价水平计算出来的结果。
我们再从我国采用GDP计算以来的国际排名来看,1997年,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8个年头,中国人均GDP是781美元,世界排名为第135位,到2017年,中国人均GDP是8759美元,世界排名提高到了第73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世界第95位,都与蒋家王朝将灭亡时的1948年的第40位相差甚远。从这样看来,证明了李孔岳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即GDP不代表财富,更不一定代表我们的实力。特别是以GDP否定前三十年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科学的依据有人认为是钢产量,有人认为是发电量,这两个方面倒还很有说服力。
有人美元GDP和发电量做了一个比较,把毛主席时代的发电量与外国比较,用美元和GDP对比。
中国与美国,中国1952年304.9亿美元,1975年是1634.3亿美元,增长5.4倍;
美国1952年是3677.3亿美元,1975年是16889.2亿美元,增长4.6倍。
用发电量来比,中国1952年是73亿千瓦时,1975年是1958亿千瓦时,增长26.8倍;
美国1952年是4631亿千瓦时,1975年是20009亿千瓦时,增长4.7倍。
从发电量来看是美国增速的6.2倍。
与日本相比,日本1952年是172.5亿美元,1975年是4999.4亿美元,增长29倍。
发电量日本1952年是516亿千瓦时,1975年是4758亿千瓦时,增长9.23倍。
毛主席时代发电量增长26.8倍,GDP只增长5.4倍,而日本发电量增长9.2倍,GDP却增长了29.0倍。
所以,用美元GDP得出了一个荒唐的结论:迄今为止,中国人均GDP世界排位最高年份是蒋家王朝将灭亡时的1948年,排名第40位。但是,人们的生活却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高GDP根本就代表不了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赞同李孔岳的这个观点,GDP不代表财富,兜里有多少不缩水的钱才是至关重要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