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股票ETF单日资金净流入超186亿元中国基金报记者曹雯璟上周五(1月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贵金属、煤炭板块表现活跃。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超186亿元,其中,宽基ETF资金净流入居前,多只中证1000ETF、沪深300ETF、科创50ETF、创业板ETF产品“霸屏”资金净流入排行榜。
2024年,公募基金分红热情高涨。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3222只基金(统计各类份额,下同)实施分红,分红总额为2266.6631亿元,累计分红次数达6628次。同比来看,2024年参与分红基金数量同比增加9.74%,分红总额同比增加0.62%,分红次数同比增加9.41%。
在跨年行情的预期下,公募基金(以下简称“公募”)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高涨。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去年12月以来,公募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共有515家上市公司获得156家公募调研。博时基金积极性最高,12月以来对105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紧随其后,调研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83家、82家、79家。
2024年,基金全年派发“红包”超过2300亿元。2024年,公募基金分红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单只基金分红总金额最高达到53亿元,单只基金分红比例最高为28%。此外,债券型基金分红占比超八成,权益型ETF的分红规模和频次也有明显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分红不仅能够帮助投资者锁定收益,还可以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基金分红的热情有望延续。
2025年开年后,A股重要指数连续两个交易日明显回调,多数板块均表现不佳,主动权益类产品也难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净值回落。不过,在重压之下,一些基金却颇为抗跌,“意外”取得了正收益,或暗示相关基金经理已在个股的布局上“辗转腾挪”。个别基金或已调仓1月2日,前海开源嘉鑫录得涨幅约为0.88%,在所有主动权益产品的当日涨幅排名中位居第四。
站在2025年的起点,管理规模超5万亿元的证券类私募看多也做多。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超六成私募对2025年A股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近三成私募持中性态度,持谨慎态度的私募占比不足一成。与此同时,多家头部私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经济基本面将持续好转,A股和港股的向上空间要大于向下的风险,当前是布局结构性机会的好时机。
债券ETF迎来首次大规模扩容。1月3日,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集中发布公告,均将在1月7日启动发行。去年以来,债券ETF步入快速发展期,最新规模已逼近180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下周二开始发行去年12月31日,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集体获批。短短几天时间,今年1月3日,上述ETF均发布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将从1月7日开始发行。
FOF选基放弃“主动” 大规模转向指数产品
南方财经1月6日电,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日共有40只基金首发募集(A/C类分开计算),包括22只股票型基金、8只混合型基金、5只FOF、5只债券型基金。另外,今日有4只基金上市。
2025年伊始,基金发行市场热潮涌动,一大批新基金蓄势待发。其中,权益类基金唱主角,新发数量占比近八成。从等待发行和正在发行的基金投资方向来看,除了主流宽基指数基金,新基金科技成长和红利的特征较为明显。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权益市场将由流动性和情绪驱动估值提升,迎来由上市公司盈利和估值修复共同推动的“戴维斯双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