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金产品来说,产生回撤属于正常现象,但回撤幅度太大则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作为重要的风险控制指标和稳定性指标,最大回撤率(指某一周期内最高净值到最低净值之间的降幅),可以更好地体现基金管理人对市场的驾驭控制能力。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统计,2024年最大回撤率最小排行榜上,TOP10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6.28%,同类排名均进入前15%。
2024年渐近尾声,但公募调研热情仍居高不下,积极备战来年行情。据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周(12月23日-12月29日)共有116家公募机构进行了A股上市公司调研,覆盖到5大证券板块50个申万二级行业中的102家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451次。
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上周共有116家公募机构进行了A股上市公司调研,覆盖到5大证券板块50个申万二级行业中的102家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451次。数据显示,上周有60家A股上市公司获得公募调研不少于2次,其中30家获得公募调研2-4次;19家获得公募调研5-9次;11家获得公募调研不少于10次。广合科技上周获得博时基金、华夏基金等48家公募调研54次居首。
2004年12月30日,华夏上证50ETF募集成立,国内ETF投资正式启航。过去20年,中国ETF行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广、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不凡成绩。2020年10月,ETF规模首度迈进万亿元大关;2023年8月,ETF规模突破2万亿元;今年9月,ETF规模站上3万亿元关口。ETF已经成长为产品数量超千只、规模达3.78万亿元的重要市场。
临近年底,公募FOF业绩喜人,并不在于其收益率的高低,而是其整体的投资胜率在各类型产品中优势明显。统计显示,截至上周末,超九成的FOF年内实现正收益,部分产品年内收益率接近20%。超九成FOF年内实现正收益年初以来,公募FOF曾备受投资人诟病,原因在于其投资体验不佳。一方面,此类投资工具的弹性较弱,另一方面,权益市场震荡反复。
中证A500ETF持续吸金。据统计,22只已上市的中证A500ETF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较11月底增长超500亿元。当前,仍有多只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正在或是即将发行,后续增量资金可期。据Choice测算,截至12月27日,已上市的22只中证A500ETF规模合计为2549.71亿元,较11月底增长507亿元。
【导读】本周23只基金发行,超半数为股票型基金本周(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3日)将有23只新基金发行,股票型基金有15只,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FOF分别为5只、2只、1只。具体来看,有4只为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基金管理人分别为广发基金、贝莱德基金、博道基金、中加基金,其中广发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设置了80亿份的募集上限。
【导读】市场分化,股票ETF净流入资金超50亿元12月27日,A股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涨跌互现。在市场走向分化之际,资金借道股票ETF持续净买入。当日股票ETF净流入资金超50亿元,中证A500指数、上证50指数ETF是资金流入的主要方向。上周五股票ETF净流入资金超50亿元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全市场969只股票ETF(含跨境ETF)总规模达3.37万亿元。
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和产品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并屡创新高。股票型基金自购金额创新高截至12月28日,公募基金产品数量为1.24万只,基金份额29.79万亿份,基金资产净值接近31.9万亿元,按年度计算,上述3项数据均为历年来新高。
随着2024年步入尾声,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今年以来的表现尤为亮眼,不仅实现了显著的浮盈,整体规模也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认为,QDII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全球资本市场的回暖,为QDII基金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投资者对海外市场投资需求的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