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私募排排网”)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共有664家私募机构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调研,覆盖88个申万二级行业的374家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1618次。参与上市公司调研活动的664家私募机构中,有302家调研次数不少于2次。
【导读】新年首个交易日,股票ETF获资金净流入170亿元1月2日,2025年首个交易日,A股遭遇大调整。三大指数跌幅均在3%左右,沪深两市全天合计成交额为1.41万亿元。大跌行情下,股票ETF获170亿元资金净流入,跟踪沪深300、科创50、创业板等宽基指数的ETF,以及芯片半导体、红利等行业主题ETF获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
新年首个交易日,基金发行热情高涨。1月2日,14家公募机构旗下17只基金产品同日启动发行,其中权益类基金有16只,另有债券型基金1只。据统计,“定档”1月份发行的基金已达47只。此外,部分基金处于跨年募集期,后续有望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公募机构选择在新年伊始发行权益类基金产品,也是对经济基本面和权益市场的坚定看好。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王利答记者问问:今日有市场传言,监管部门指导上市公司1月15号之前释放全部利空,以及保险公司大额赎回公募基金,请问证监会怎么看?答:这些信息都是谣言。我会已关注到相关虚假信息,已布置依法追查消息来源,并将依法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股市谣言的行为,持续净化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环境。
ETF已成为市场核心增量资金。2024年,ETF净申购额合计超1.1万亿元,其中主要投资A股的权益ETF成为吸金主力,合计净申购额逼近万亿元,创历史纪录。2025年首个交易日,A股ETF成交显著放量。业内人士认为,当前ETF依然在密集“上新”,近30只ETF及ETF联接基金正在或即将发行,后续更多增量资金可期。
【导读】不断优化互换便利机制,多项政策“红利”落地2025年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第二批互换便利操作结果,操作金额为550亿元,超过了首次操作规模,机构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记者获悉,伴随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多项政策“红利”落地,比如质押品范围进一步扩大、互换便利费率下降、中国结算特批为互换便利质押登记降费等,进一步提升操作效率,降低机构成本。
作为每到开年的常规日程,现在又到各路媒体给明星策略基金年度收益排名次的时间点了。根据当地时间周四公开的各路消息,大多数顶流多策略对冲基金都度过了一个“积极、阳光”的2024年。这些基金的创始人们,也获得了在2025年继续指点市场的底气。在目前爆料的成绩单中,排名第一的是肖氏基金(D.E.Shaw)公司的第二大基金Oculus,这只宏观策略基金在2024年的收益达到36%。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12月31日,华芯鼎新(北京)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国投集新(北京)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纷纷成立,两只基金的出资额分别为930.93亿元、710.71亿元。国家大基金三期均为两只基金的合伙人,两只基金合计出资1640亿元。公开资料显示,这或是国家大基金三期成立后首次出手投资。
近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从成立到2023年,基金的整体年化收益率是7.4%,其中境内股票投资年化收益率达到10%。”他补充说道:“都说股票不赚钱,社保理事会就是能赚钱,而且赚钱主要靠股市投资,因为这是长期投资。
近日,记者从渠道处获悉,景林资产发布了《2024年终给投资者的一封信》。景林资产总经理高云程在信中表示,资本市场流动性问题基本解决,后续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出在中国经济再增长过程中真正受益的企业。未来,公司的组合将重点布局经营格局和自由现金流稳定、客户黏性极强、每年都能向股东积极回馈的企业,以及在所处行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