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召开投资策略会基金把脉明年资本市场大多数基金公司认为,在宏观经济稳步复苏的背景下,2025年权益市场蕴藏丰富的结构性机会,包括AI产业链等在内的科技板块以及与大众消费有关的消费板块值得关注。与此同时,债券市场也有许多可挖掘的投资机会2025年的大幕即将拉开。12月以来,基金公司密集举行2025年度投资策略会,把脉明年的资本市场。
随着2024年的落幕,基金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市场复苏,新年开门红现象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基金发行的跨年布局中,这一趋势尤为明显。截至12月26日,全市场有90只基金正在发行或准备发行,其中许多产品计划在2025年发行,主动和被动基金均成为开门红布局的主力军。产品线覆盖了中证A500、沪深300等主流宽基指数产品,以及科技和红利等主题型主动权益基金。
2024年进入尾声,A股主要股指在12月上旬冲高之后持续震荡盘整,个股分化效应增强。多家私募分析认为,现阶段市场或将延续震荡分化行情,内部的优质结构性机会依然值得积极看好。其中,新消费、科技创新、企业出海、高股息等主题是一线私募集中看好的方向。另外,从国内股票私募行业的整体仓位来看,现阶段的平均仓位水平继续运行在第四季度以来的高位。
在近期的震荡行情中,机构借道ETF密集入市。在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外资巨头、公募、私募、券商等频频现身。从最新发展态势来看,指数基金已成为资金重要的配置工具,当前正在发行的指数基金超过20只,后续增量资金可期。机构持续加码ETF12月以来,多只新成立的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前十大基金份额持有人情况随之浮出水面。
【导读】君见私募基金完成备案登记,掌门人是财通资管原固收基金经理2024年年末,又有知名基金经理“奔私募”。12月2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网站发布了新一批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涉及5家机构。
从今年以来赚超40%,到跌超6%,希瓦私募旗下一产品的剧烈波动近期引发市场关注。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希瓦金箍棒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净值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到12月20日时,产品净值距10月高点回撤超30%。对此,希瓦私募回应称,产品近期回撤主要是源于持仓行业以及某只标的回调明显,公司正在考虑如何优化风控方案。今年以来,多家知名私募净值回撤显著。
险资作为A股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其调研动向备受市场关注。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截至12月27日,共有198家保险机构合计调研了1954家A股上市公司,调研总次数达21633次。对比来看,参与调研的保险机构数量同比下降10.4%,调研个股数同比下降4.7%,调研总次数同比下降28.4%。从行业来看,半导体产品、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等行业被调研次数较多。
今年第三季度至今,美元汇率明显走强,有望录得近十年来表现最好的一年。具体行情显示,彭博美元现货指数年初至今已经累涨超7.4%,上一次有这样的年涨幅是在2015年,当时累涨了9%。2022年时,彭博美元现货指数累涨6.2%。截至发稿,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报108.36,有望自2003年以来首度收于108上方。
12月26日,两家公募机构同时发布旗下基金产品提前结束募集公告,苏新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和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两只基金的原定募集截止日分别为2025年2月12日和2024年12月31日,均提前至2024年12月26日。今年以来截至12月27日,已有超170只(仅统计主代码)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其中提到,逐渐完善多元化退市机制。建立健全不同板块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扩大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规定,引导头部公司加大对产业链的整合力度,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坚决出清不具有重整价值的上市公司,大力削减“壳”资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