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大反攻行情,单日超170亿元资金净流入10月18日(上周五),多重利好刺激下,A股市场再度上演大反攻,三大主要指数涨幅均超2%,创业板指涨幅更是接近8%,全天合计成交超过2万亿元。大涨行情下,当日股票ETF出现超170亿元资金净流入,中证1000、中证500、科创50、上证50、中证A500等宽基指数ETF,以及科创芯片等行业主题ETF净流入靠前。
在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科技打头阵的背景下,创业板和科创板为代表的科技股板块迎来了全线爆发。这一趋势激发了基金公司上报相关产品的热情,证监会网站显示,富国、华宝、鹏华、博时、汇添富等多家基金公司近期上报了跟踪创业板、科创板相关指数的ETF及联接基金。场内资金对创业板及科创板相关ETF的增持尤为显著。
在ETF竞争白热化之下,基金公司正在通过“非ETF”方式争抢指数基金市场。这不仅体现在华夏、易方达等公募最新上报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上,也体现在中欧基金等即将发行的沪深300指数基金上,以及银河基金、大成基金、融通基金等中小公募针对行业指数基金的布局上。
科技迅猛发展的脚步不曾停下,唯有跟住创新的方向,才是投资的“不二法门”。华为推出鸿蒙操作系统至今已有5年,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鸿蒙份额超越IOS系统,成国内第二大手机操作系统。近期,华为宣布,将于10月22日晚7时举行原生鸿蒙之夜暨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被外界称之为“纯血鸿蒙”的HarmonyOSNEXT有望公布最新进展。
9月24日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市波动加剧,部分资金从债市抽离。截至10月11日,富国基金、广发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20余只债券基金提高了净值精度,以应对大额赎回。不过,近日债市出现企稳迹象,多家基金公司认为,短期调整给债市带来了配置机会。
重罚过后,普华永道遭遇的公募“解约潮”还在继续。截至10月18日晚间,月初至今已有至少16家公募相继发布会计师事务所改聘公告。东方红资管、华夏基金、宏利基金、长安基金、弘毅远方基金、恒越基金、东方基金、华宝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光大保德信、财通资管、东方阿尔法、博时基金、华商基金、联博基金等,本月均已宣告不再聘请普华永道提供审计服务,改聘其他会计师事务所。
近期,权益类次新基金的建仓速度总体上较快。不过,这些产品成立以来的业绩表现分化较大,业绩首尾差超过50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新基金的业绩表现不仅与基金经理的水平挂钩,也与成立的时点密切相关。近期市场在急涨之后转入震荡,给一些仓位较低、刚成立的基金提供了入场机会。在近期的这波涨跌行情中,次新基金业绩表现严重分化。
多家机构认为,景气度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轮稳增长政策力度超过市场预期,将充分提振宏观经济和市场信心。同时,大量新增资金进入权益市场,也有望与政策面、基本面一起形成共振。对于当前市场行情,金鹰基金认为,短期内大盘指数在快速运行至相对高位后,面临一定的止盈盘和平仓盘压力,多空双方博弈趋于激烈。
私募基金正源源不断获得险资注入。10月18日,深圳市引导基金公司与太平保险集团以市场化方式合作共设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不超过100.02亿元。近期,平安人寿也在深圳落地了“平安创赢—深圳市平安重大项目投资基金”。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险企参与设立私募基金,多只基金规模达到百亿元级。
在北京各大地铁站通道中,基金产品的广告逐渐变了风格:以往常出现在海报上的明星基金经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类ETF产品的宣传。作为基金行业伸向大众的触角,地铁广告见证了基金公司的营销策略从“立人设”逐渐变成“推工具”。这一变化带动股票型ETF规模持续飙升。不过在部分产品形势大好的背后,基金营销中的本质问题似乎并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