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丁学东在《学习时报》撰文称:“要持续加大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领域的长期股权投资力度,加大对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投资规模。”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社保基金作为典型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日前,又一只发起式基金因即将成立满三年,但规模不足2亿元,或面临清盘风险。自2021年以来,发起式基金的成立明显增长,今年则陆续迎来解封期。整体来看,受权益市场震荡影响,尽管由基金管理人、高管或基金经理作为基金发起人,存在天然风险共担特点,发起式基金的业绩分化仍然较为明显。
在多空力量博弈下,债市近期出现震荡调整,让配置了大量债券及债券基金的银行理财市场泛起涟漪,不少投资者反映自己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或亏损情况,正在考虑赎回以及时止损。此轮债市调整,不免引发市场对于银行理财会否再度出现赎回潮的担忧。回溯过去,银行理财赎回潮往往伴随债市的牛熊切换。
7月以来,港股创新药板块反复活跃,相关ETF表现亮眼,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天弘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ETF均涨超10%,在全市场基金中涨幅居前。多家公募基金表示,政策利好催化和融资环境转好,使得创新药行业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有望迎来布局机遇。关于港股创新药板块近来的亮眼表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利好政策不断落地。
7月以来,伴随海外市场的大幅波动,多只QDII基金净值大幅回撤。其中,有44只产品净值跌幅逾5%。站在当前时点来看,美联储9月降息已成大概率事件,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逐渐升温,叠加其他不确定因素,全球市场仍然存在震荡的可能。在此背景下,机构建议投资者调整持仓组合。受最近一个月全球股票市场剧烈波动影响,多只此前业绩领先的QDII基金净值大幅回撤。
公募机构再次出手自购,用“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8月16日,兴华基金宣布于8月15日运用固有资金700万元申购旗下产品。这是该基金年内第3次自购。另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8月18日,年内已有123家公募机构自购过旗下基金,合计自购金额约为1632.15亿元。
估值低是许多基金经理在弱市中抛弃成长股并拥抱高股息策略的核心逻辑,但当高股息策略成为各类基金经理追逐的目标,甚至原本重仓成长板块的基金经理也被迫漂移的时候,这个策略便开始出现分歧,退潮迹象也开始显现。实际上,当前不少成长股在巨幅调整之后,无论现金储备、分红还是回购,已经毫不逊色公用事业、周期股,这种新型“价值股”的频频出现,很可能成为未来基金经理调仓的重要风向。
中概互联网板块和科技企业备受头部私募青睐,比如高瓴资本二季度新进和增持了阿里巴巴、唯品会、网易、携程等,景林资产二季度大手笔加仓台积电、英伟达等。业内人士认为,在AI浪潮汹涌向前的背景下,科技板块将持续涌现投资机会。与此同时,伴随国内经济的稳步复苏,中概互联网板块性价比优势日益凸显近日,高毅资产、景林资产和高瓴资本的美股持仓情况陆续曝光,最新调仓方向也随之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今年以来全市场共有153只基金清盘,去年同期,基金清盘的数量为170只,与去年同期相比,基金清盘数量有所减少。具体到基金类型,清盘的153只基金中,权益基金占多数,清盘的基金中偏股型基金有110只,偏债混合及纯债基金有43只。近几年,基金清盘的数量一直维持在高位。
红利基金是指主要投资于能够定期派发红利的股票的基金。这类基金的目标是通过持有高分红股票来为投资者创造稳定的现金流和资本增值。在国内市场利率中枢下移、风险偏好降低的背景下,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凸显。红利资产大多兼具高盈利和低估值两大优势,通常经营较稳定、现金流充裕,波动性较低。市场波动下,红利基金成为公募机构今年布局的重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