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震荡调整,多只基金打出“限购牌”。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密集限购,主要影响因素是近期权益基金热度显著升温。为了防止新涌入的资金摊薄原基金持有人的收益,或是短期基金规模扩张较快,影响基金经理操作,基金公司选择了暂缓“吸金”。北证50指数基金控规模在近期强势反弹的行情中,弹性更大的北证50指数成为短线资金博弈的对象。
社保基金晒出成绩单 2023年取得正投资收益
市场回调?或许是上车好时机,立即开户等待时机10月11日,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鹰基金”)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金鹰基金注销深圳分公司。相关工商注销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天眼查APP显示,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金鹰基金深圳”)成立于2012年,主营基金销售等业务,该分公司目前处于注销状态。此前,金鹰基金西安分公司已注销。
市场回调?或许是上车好时机,立即开户等待时机近期,在A股赚钱效应吸引下,投资海外市场的跨境ETF吸引力减弱。数据显示,9月24日至10月10日,投资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市场的跨境ETF合计净流出30亿元。与之对比,大量资金涌入A股ETF市场,短短8个交易日加仓超2900亿元。本周以来,已净流入超1600亿元。
市场回调?或许是上车好时机,立即开户等待时机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提到,经国务院同意,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开展试点,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募集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该基金注册资本500亿元,已正式开始投资运作,目前进展顺利。
股票指数大涨,跟踪指数的基金却跑输跟踪指数11个百分点,如此现象该如何解释?究其原因,是部分规模偏小的场外指数基金获得了大量资金流入,导致收益被摊薄,从而产生较大跟踪误差。为维护投资者利益,控制跟踪误差,多家公募已紧急采取措施,对旗下多只指数基金开启限购。
震荡加剧的市场里,有基金经理已降仓位应对。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高开低走但依旧大涨,随即第二个交易日集体重挫。与此同时,有个别基金产品前一日上涨较为有限,且在次日的大跌行情里稳住了“阵脚”,涨跌幅均小于指数,但叠加该产品在节前的9月30日的净值与大盘高度共振,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已经降仓位运行。
近段时间以来,投资者做多中国资产热情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关注度显著提高。截至10月10日收盘,港股三大指数全部收红。年初至今,港股整体表现较为强劲,带动投资港股的基金业绩表现较好。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在多项利好叠加下,港股市场预期向好。在港上市科技股、非银金融板块的配置价值凸显。
大盘的急促上涨,让正在建仓的基金经理们进退两难:进,或高位建仓;退,或踏空行情。从净值曲线来看,按兵不动仍是主流:近三个月成立的新基金中,超过50%的产品9月24日以来,收益波动不到3%,远低于同期沪指18%的涨幅,仓位极低。不过,有17%的新基金区间收益超过10%,业绩开始分化反映出基金经理建仓节奏不一。
10月10日,A股迎来震荡,央行出手创设首期规模5000亿元互换便利的利好带动指数翻红,不过尾盘有所回落,最终沪指上涨1.32%,创业板指下跌2.95%。(图片来源:东方财富APP,统计截至2024/10/10,不作投资推荐)两市成交额2.14万亿元,连续第4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盘面上,煤炭、基建、银行等高股息红利板块涨幅居前,半导体、券商板块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