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冒充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行骗的“李鬼”又多了起来。随着A股行情大幅回暖,投资者应对此类行为保持警惕。国庆节前后,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发布澄清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和员工名义从事非法投资活动。从证券时报记者跟踪的情况来看,这是继今年5月后,基金业年内第二次密集出现的“李鬼”事件。
暴力拉升的普涨行情中,基金快速修补净值的选股策略仍有微妙的差异。显而易见的是,时间对基金净值和排名而言格外重要,这使得当前行情虽已处于普涨环境中,但基于最快时间、最强股价的基金净值修复策略,使得当前超跌股与强势股显露出“先弱后强”“先强后弱”的现象,许多在今年年初已经开始反弹之路并实现年K线翻倍的基金重仓股,在9月后至今的行情中大幅度跑输指数,而一批超跌股走出了暴力拉升行情。
“924”政策组合拳以来,货币、财政以及资本市场利好“大招不断”,AH市场随即展开暴力反弹,上证拉升超20%,收涨于3300点以上,投资者情绪转为亢奋,两市成交2.6万亿,刷新2015年牛市纪录。
国庆假期,A股市场休市,但资金“不放假”,港股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此外,港交所上市的跟踪A股指数的ETF也出现暴涨,市场做多情绪火热。做多力量集中港股市场国庆假期期间,做多资金涌入港股市场。10月7日,恒生指数收涨1.6%,恒生科技指数收涨3.05%。其中,航空航天与国防、半导体产品与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上交所10月6日发布《关于延长接受指定交易申报指令时间的通知》。接受指定交易申报指令时间由每个交易日的9:15至9:25、9:30至11:30、13:00至15:00调整为每个交易日的9:15至11:30、13:00至15:00。自2024年10月8日起施行。
ETF二级市场价格大幅波动。A股、港股市场过于火爆,ETF二级市场价格受到资金抢筹冲击,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IOPV)产生较大偏离。截至9月30日,溢价幅度超过2%的ETF数量达到217只,折价幅度超过2%的ETF数量达到113只。合并来看,价格出现小幅异常的股票型ETF数量占比高达三成。背后原因来看,近年来投资者对ETF的认知逐渐增加,其作为投资工具的独特魅力被市场逐渐接受。
数据显示,三季度,机构累计调研277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从细分领域看,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赛道颇受机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接待机构调研家数最高的三家公司均属于医疗器械板块。市场方面,截至9月30日收盘,医药生物指数(801150.SL)报7825.19点,当日涨幅达11.15%。业内人士表示,看好医药板块下半年行情,重点看好低估值、出海、院内刚需三大主线。
A股、港股走牛趋势已经形成良性循环。港股正在被国际资本暴买国庆假期,“因为A股第一次不想放假”一度冲上热搜。的确如此,国庆期间,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周涨幅11.85%,为连续第四周录得上涨。港股在短暂调整后,重拾升势。10月4日,香港恒生指数收涨2.82%,报22736.87点,创下两年半新高;恒生科指上涨4.99%,报5227.13点。中国资产成“香饽饽”,赚钱效应弥漫。
买不到A股,跟踪A股指数的港股ETF成为最强平替。整个假期,港股ETF成为资金游乐场,有跟踪科创板的港股ETF盘中一度飙升至234%,高涨幅同时隐藏着高风险,溢价消失的回落,让但斌都提醒“暴涨之后的暴跌”。3只港股ETF单周涨幅翻倍港股仅在10月1日休市一天,延续最强反弹。
周五(10月4日),受美国就业数据的提振,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81%,报42,352.75点,续刷收盘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涨0.90%,报5,751.07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22%,报18,137.85点。本周,道指累涨0.09%,纳指累涨0.10%,标普500指数累涨0.22%,三大指数均周线四连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