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八九十年代的一些心酸史
社会,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但这个曲折,谁去承受,谁承受最重?
这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一方面离不开前三十打下的基础,另一方面离不开全体老百姓的艰辛付出。所以踏踏实实在一线劳动付出的人民,他们都是英雄。
当你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是由劳动人民推动,你就会对娱乐圈或者其他圈制造出的阶级对立、贫富差距、带坏社会风气、让观众盲目崇拜明星、有的明星宠物比人还重要等行为是多么的可恨,然而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八九十年代劳动人民为改革开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集体经济到单干后,分了拖拉机,个人收购了集体时期发展的乡镇企业,买断了工龄,工人下岗,引进外资建厂,农民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为此提供了几十年的廉价劳动力。
“改革开放”后,流传着一句话:
“东西南北中,发财去广东。”
其他省的人纷纷跑去广东打工,造成不少家庭分崩离析、分化瓦解、分裂断代。
他们建设城市化辛苦大半辈子,当时很多是没有五险一金的,现在没什么退休金。
农民兄弟称呼变为→农民伯伯→农民工。
出现:空巢老人,空巢妇女,留守儿童。
特别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关怀,犯罪率明显增加,然后年纪轻轻就辍学去电子厂打工,没有读完九年义务教育。
出去打工的父母也不容易,长途奔波,坐车时不时在半路遇劫匪,即使没劫匪,钱包保管不好也容易被偷。千辛万苦到了异地工作,对上司小心翼翼,得看老板眼色。日夜加班,租着简陋的房子省吃俭用,过年过节倍思亲,有时候老板还拖欠工资,很卑微和劳累。
而留在农村的发展又是如何呢?
每个阶级都有局限性,农村当然不例外。
我党作为各个阶级的先锋队,思想是最觉悟一批人。但妇联、工会、党支部,他们离农村较远,所以单干后,一部分宗族势力慢慢恢复。
农村出现了不少家暴和夫权压迫。
出现极端式赌博、打麻将、打牌、喝酒。
搞封建迷信,宗族老人干扰他人生活。
农村出现一批在村头村尾传播小道消息的人,甚至邻居之间还出现互相算计。
慢慢出现勾心斗角,慢慢出现攀比,喜欢炫耀自己或自己家人,喜欢踩踏他人。
搬弄是非、调动他人的人际关系窝里斗。
出现村霸,儿子多兄弟多欺负人少的。
当然这不是全部,只是一部分,很多人还是很淳朴的,但集体经济散了后,事实上,封建时期的很多陋习又慢慢回来。
而城市里的发展呢?
经济确实有了不少发展。
但出现了造不如买,下马一些科研项目。
城市里的很多精英带头崇洋媚外,甚至跪着仰视白人。他们站在聚光灯下集体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惭形秽,他们兴高采烈地拥抱西方霸权文化,转头对底层人民说要独立思考。他们一边对白人低头哈腰,一边对自己国家人民、英雄、文化、制度等进行系统性地贬低和否定。
城市里的很多精英带头堕落,包“二奶”、当小三、出轨等词汇和行为就是出现在明星、有钱老板、二代等人身上,各种形式的夜店也是从他们带头搞起来,贪官污吏不也是精英人物么,这些人多起来,他们经常被曝光,这风气慢慢传给其他人,社会道德阈值越来越低,到了最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已经传到学校阵地,学生也学会了这一套。
城市里出现黑社会,出现捞偏门行当。
八九十年代,说起来有着各种心酸事。
1978年时,我国对于治安和刑事立案的案件是53万起,等到1981年时就飙升到了89万起。间隔三年,犯罪率就增加了30%左右。
更别说后来了。
那时的火车站,其附近各种偷盗、拐卖、碰瓷、抢劫、倒卖黄牛票、**等各种犯罪活动层出不穷,非常猖獗。
很多人抛弃人性,与狼共舞。
导致利己者兴,老实者难。
很多往事不堪回首,扫黑除恶后,现在的高铁站很少会出现这种行为了。
不过还是怀念大家学习雷峰精神、大家以助人为乐、大家拾金不昧那种社会风气。
但我始终乐观地看待未来。
我们向往光,追随光,更要努力成为光。
你知道光与光是如何打招呼的吗?
“在最黑暗的地方见。”
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