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黑与白》中的反讽”系列第三篇,巴东作为小说中贯穿始终的几位人物之一,笔者对其颇有感触,本次撰文书之。

  巴东,首次出场在第一部中《举起手来》一节,最后出场在第三部中《论坛》一节,全书共235节(不含《尾声》),这两节分列在第11节、第234节,作为出场早、退场晚的人物,作者对其有着全面和详细的刻画。

  巴东,籍贯为东江省楚州市邳镇,出生在约1966年。整个幼年、儿童阶段都在历史上的“毛泽东时代”度过,少年阶段经历了短暂的华国锋主政时期,青年、中年阶段都在改革开放时期。

  巴东的出身,父亲巴光明原是邳镇社办企业砖瓦厂的副厂长,改革开放以后担任厂长。巴东的首次出场是经由宗天一到邳镇砖瓦厂偷捡废铜烂铁补贴家用被“两个戴着红领巾的少年”王成(王晟)、巴东擒获引出的,并紧接着在下一节《坦白从宽》中叙述了巴东的家庭状况。这种家庭出身和父亲“生意”的影响,为巴东之后的人生经历埋下了伏笔。同时,真可谓不打不相识,“三个少年越说越投机,俨然成了要好的朋友”,这种结识交友于少年时期的关系也影响着巴东成年以后的诸多事情。

  学生阶段,巴东先后在邳镇中学读书、复读,期间“为了转学,巴东的父亲,现在的砖瓦厂厂长巴光明专程到楚州请客送礼,花了不少钱”,得以继续在楚州中学复读,在民办专科院校——东江经济管理学院度过三年大学生涯。在校期间曾与栗红相恋、同居,遭遇背叛。遂离开大江市,“大江成了巴东的伤心之地。他想离开这儿,离得越远越好。”,“巴东决定去北京找工作。”。

  步入社会。巴东,1992年毕业,随后北上入京,在火车上因售卖磁带和演唱费翔《故乡的云》结识国防科工委6803厂厂长路胜平,同期进入北京6803厂工作,从事销售工作,颇为成功,后担任北京飓风投资公司总经理,进入二十一世纪,直至成为飓风投资董事长、总裁。个人家庭方面,妻子——洪雁北,二人无子女;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大舅哥——洪太行,飓风投资实际控制人,“燕山会”创始人、实际控制人。

  以上是其主要个人经历。

  巴东,反讽有二:1、事业上,身居高位,却作他人提线木偶;2、婚姻中,利益捆绑,名存实亡貌合神离。

  巴东的成长是有迹可循的,逐渐显化的。

  少年时期,三人初遇时候的巴东是一个聪明又漂亮的男孩子,“巴东呢,皮肤白皙,长得十分英俊,眼珠子总是滴溜溜转个不停,透出一股精明和狡黠劲儿”。

  高中时,在楚州复读期间,替厂长父亲巴光明当说客,借给王胜利、王晟父子送年货和奖金,希望王胜利放过自己的父亲,不再状告巴光明,“你晓得的,你爸这几年一直在告我爸,说我爸贪污,故意开除工人,拖欠工人工作,你爸爸还把农民住不上砖瓦房的责任全推到我爸头上”,“听我爸说,你爸最近还纠集厂里一些被解雇的工人,给他在中央和省里工作的老首长、老战友写联名信,告我爸的状......再说,我爸每年还给你父爸额外发一笔奖金和年货,他为啥这样咬着我爸不放呢?”

  此时,巴东已认可了改革开放的理念,“其实,这一点也不能怪我爸,砖瓦厂承包给我爸了,他是遵照上面的指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如果照你爸所说的那样搞,砖瓦厂早就垮了”。此时,小说借王晟之口,叙述了巴东与其父巴光明是一类人,“巴东跟他那个当厂长的父亲一样聪明透顶,从说话的语气到神态都像极了.......”

  大学阶段,“学在东大中工,爱在艺校经院”,作为经院——东江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巴东喜欢上了栗红——广播台的临时播音员、老师。“正式确认恋爱关系的巴东和栗红就住在一起了”,很快巴东花费骤增,花完父亲按月给生活费和此前的积蓄之后,巴东开始倒卖流行录音带,并赚到足够的钱以应付他和栗红的花销。这为日后结识北京路胜平作了铺垫。

  巴东爱栗红,“仍然毫无保留地爱着栗红,为了爱,他什么都愿意做”,尽管栗红“似乎根本不关心巴东的钱是怎么来的”,“她的家庭、父亲,她从来只字不提......栗红始终对自己保留着什么”,同时巴东“觉得自己虽然拥有了栗红的身体,可她灵魂的大门却一直紧闭着。”,这一切直到他发现栗红和省里高干子弟张小波在同居出租屋幽会才戛然而止。在这段恋爱关系中,巴东成了受害者,栗红却是另一段感情的受害者。这个时代往往会量产栗红、巴东这样的情侣。

  关于爱情和婚姻,毛主席和杨开慧同志的婚恋,马克思与夫人燕妮的婚恋等中外历史的革命夫妻,才是情侣和夫妻的榜样。革命伴侣,相伴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为全人类解放奋斗终生。

  毛主席诗词中有三首和杨开慧烈士有关,《虞美人·枕上》(1921年)、《贺新郎·别友》(1923年)、《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贺新郎·别友》,不言“赠妻”而言“别友”,实乃与杨开慧之同志情、战友谊。毛主席的词为人们展示了丈夫对妻子永恒的思念和炽热的祈盼。1930年,杨开慧同志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敌人试图利诱她脱离毛泽东,换取自由。杨开慧坚决拒绝,对敌人的阴谋只是轻蔑一笑 ,坚定地表示:“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就义时,年仅29岁。毛主席、杨开慧做到了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终生!

  现实中,红色网友“董同志”总结了与年轻女友在2024年的经历,这是当下稀缺的,笔者颇为欣赏,少量摘录如下“过去的一年是自我革命的一岁,开始学习了大量的原著文章,我们一起纠正了左或右的各种错误,与自身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做了坚决的斗争......”,“我们的导师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了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伟大的事业将会在我们的努力下取得进步”。

  这才是热恋中情侣的榜样!

  让思绪回到巴东这里。

  巴东时年26岁,去了北京不久,在困境中联系了在火车上结识的6803厂厂长路胜平,得到了一份销售员的工作,在北京有了妥当的安身之所。紧接着,利用家庭“生意”的耳濡目染和过去销售磁带的经验,一年时间,使处于市场经济中步履蹒跚的6803厂飓风牌摩托车销售蒸蒸日上,后又带动东江省乃至南方数省的销售工作,受到路胜平的重用,直至结识了洪太行、洪雁北。

  小说第二部中《水边大宅》一节叙述了巴东和洪太行、洪雁北初次见面的场景,而在《爱不能言》一节中又以洪雁北的视角重述了两人初次见面的场景。两节中,二人互有好感,直至结婚;尽管巴东始终对栗红念念不忘,洪雁北心中却始终为陈沂蒙留有方寸之地。

  小说的时间线前进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二部中《飓风大厦》一节叙述,巴东“无论从外表,还是地位身份”都与以前“不能同日而语”、“无法比拟的”,“巴东不仅掌管者西单最早的一批写字楼之一飓风大厦的产权和物业管理权,还担任着飓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一年前的股改,又使他从路胜平手里接过了董事长的职位,公司的投资范围也从摩托车、汽车,扩展到房地产和IT产业以及证券保险灯领域......”

  本节中,有一段在末尾叙述“尤其到了晚上,华灯初上,那些稠密华丽的建筑看上去像一座座钻石山,在夜空下灿灿闪光、璀璨夺目......”,或许这就是巴东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紧接着《妹夫和大舅哥》一节中,叙述“飓风投资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洪太行,公司的重大事项必需经过他批准”,并且洪太行下达了老路那份股权转让并由巴东、洪雁北共同持有的指示,巴东“连连点头,心里却感到一阵失落”。巴东表面上的顺从,内心的抗拒可见一斑,尽管巴东向来在洪太行面前无比恭顺。

  随后《英雄末路》一节中,巴东到看守所探望路胜平并完成了股权转让协议,同时答应照顾路胜平女儿杏莉的请求。巴东与杏莉的“情人”关系到第三部临近结尾才暴露出来。

  《夫妻之间》一节中,叙述了巴东与洪雁北同房时阳痿,“他阳痿了,此后,每次同房时都是如此。渐渐地,巴东不再跟她睡同一被窝,到后来,巴东借口公司忙,经常不回来过夜,连周末也不会来”,但又在办公室看黄碟,结果被洪雁北痛骂。

  巴东在惶悚中,道出了缘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每次跟你在一起,总觉得你父亲和你哥哥站在背后盯着我,还有那个......陈沂蒙”,随后雁北认为这是因自己将与陈沂蒙的过往经历告诉巴东引起的,“忽然不再恨巴东,甚至有点同情这个比自己小五六岁的男人”。除了陈沂蒙“盯着”,还有洪虎、洪太行“盯着”,特别是巴东几乎成为洪太行的“白手套”、“代言人”,几乎一切唯洪太行马首是瞻。

  事业与婚姻,与其说是巴东娶了洪雁北,不如说巴东入赘权贵、委身于大舅哥账下,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巴东、洪雁北这样的夫妻,亦是这个时代的量产。

  这就是身处高位,本质却是作傀儡的代价,当提线木偶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这是多么的讽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飓风投资公司原是央企飓风集团(原6803厂)的子公司,经由多次股改,成为私人公司。这属于典型的国有资产流失。在飓风投资公司蓬勃发展过程中,极有可能与母公司飓风集团在持续多年的关联交易中,母公司的良性资产和优质资源不断注入子公司飓风投资,助力其发展。尽管小说并未作如上详细叙述,然现实中屡见不鲜,成了套路。也包括飓风集团职工生活困难、下岗职工群体上访。而这一切以路胜平自杀于密云看守所而告终,无论巴东、洪太行自始至终都没有被追查。

  国营到国有,国有到私人。又是这个时代的量产!

  第三部中《燕山会》一节,洪太行被洪雁北称为“政治家”,并向巴东做了传达燕山会、燕山论坛的重大人事任命,重要活动的指示。紧接着在《论坛》一节中,洪太行在“燕山论坛”开幕式中应邀做了重要讲话,“.......美国杜克公司中国区总干事白文先生,他不仅是飓风投资的重要合作伙伴,曾经主持过杜克公司对多家中国企业的并购项目,还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和资本全球化的见证人。近几年,飓风投资参与收购美国几家大公司的项目......”。

  飓风投资公司逐渐成为全球化公司,巴东的“事业”会更加宏大,继续保持与洪雁北貌合神离的婚姻,继续见证参与中外资本集团、大资产阶级的联合和垄断,也有可能离开洪雁北,“......我有预感,这一天很快要来临了......”,甚至离开洪太行。而洪太行亦有可能“会像捏死一只蚂蚁那样把他碾死”处理巴东。

  第三部最后一节《明月寺》中洪雁北、宋晓帆出场之后,《尾声》中王晟最后出狱,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成员田青青、梁天,以及顾筝前来迎接。

  如果有续作或改编,笔者相信苦尽甘来的王晟与顾筝会在一起,梁天与田青青会在一起,成为革命情侣,继续为信仰奋斗、实践马克思主义!

  现实中的工农无产阶级必将实践新的《民众的大联合》,实践马列毛主义!

  【老师点评】

  本文对《黑与白》的重要人物之一巴东进行了多方位的解读,对人物的成长经历,社会关系以及现实背景分析的颇为准确,文字干净有力,没有水份,不足之处对人物的典型意义提炼不够,结尾也有些偏移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