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翁专拿五十年代家乡公路说事,请问四十年代你家乡有公路吗?
沈阳翁现在改名叫《老翁的视野》了,此人不控诉前三十年的苦,就不会说别的事了。
今天又刷到他的一个视频,题目叫《50年代有公路吗?交通怎样?啥时候变化的?这就叫过去時光故事》,有人说,此人要写书了,估计他也是写对前三十年“忆苦”的内容。
但是,沈阳翁表面上看是怀旧,而实质上是否定前三十年的伟大成就。
老规矩,先看他的这个视频,然后我再点评: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看了此人的这段视频,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我看了以后,总感觉此人的怀旧并不是真正的怀旧,而是有所目的。
人老了,都容易怀旧,俗话说,小时候喜欢往前看,人老了容易往后看,这是人的一般规律,我也是一样,六十多岁的我,也经常回忆过去的事。
老人怀旧无可厚非,没有人反对,回忆一下过去的事、人生的经历,让年轻人对过去有所了解,有所启示,客观公正地回忆,引导发挥正能量,本来是好事嘛。
我这里针对沈阳翁的这段视频谈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沈阳翁的怀旧,并不是单纯的怀旧,而是有个人目的,是夹带私货的怀旧
说白了,就是以对前三十年生活的诉苦,有意地来误导不了解那段历史的年轻人。就是以改革后的成绩来否定前三十取得的伟大成绩。其目的和实质就是否定毛主席那个时代,其心可诛。
不仅是沈阳翁只这一个视频,可以说,他的所有视频基本都是对前三十年的控诉。
这一点从他这个视频的题目和视频中的内容,就已经表现的很明白了。
比如他的标题:五十年代有公路吗?答案是没有。
交通怎样?意思是很落后。
什么时候变化的?答案是改革开放后。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一步步在引导啊。
在他的视频内容中也充满了这种意思:“你看看,不改革行吗?”、“那时候没有钱,连个烧饼都吃不起”、“我这是忆苦思甜”等等。
早在十年前中央就多次明确,“两个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即:不能以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也不能以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
但是,这个沈阳翁却一直违背这一精神。
我们说,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前三十年,还是后四十年,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过程。
我们说,没有前三十年中国人民在**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定下的初步规划和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绩,打下的坚实的基础,就不会有改革开放的今天。
这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你吃四个馒头,吃饱了,不能否定前三个馒头的成绩。
改革开放后,中国这座高楼大厦建的再高、再大、再雄伟,她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人人都懂得基本道理。
第二,沈阳翁为了否定而否定,为了诉苦而诉苦,这就违背了基本的逻辑
沈阳翁讲的是事实吗?我承认他讲的是事实。
但是,事实是一回事,说清楚如何形成的事实是另一回。同样的一问题,看你如何看?
比如,某人与别人打了一架,且将人打轻伤,你不能就此下结论,这个人人品不好,爱好打架。
他打架是事实,但是,需要说清楚,他为什么与别人打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无缘无故地打人,还是受到别人辱骂或欺负还手的?是经常无故打人,还是偶然一次因故打人等等。将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再下结论才算是公正、客观的。
前三十年,人民生活是苦,是没有现在生活水平高,这是事实,也没有人否定。
沈阳翁视频存在的问题是,你不能光控诉当时人民生活的困难,不能光控诉当时你们家乡道路的落后。
作为一位有良心的人、一位诚实的人,更应该说出当时人民群众生活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也应该讲出那个时代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像沈阳翁这样,一味地控诉,我们就认为你是别有用心了。
一是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你所说的五十年代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了,你家乡的公路落后不是很正常吗?用得着这样忆苦吗?
二是新中国刚成立,国内是百废待兴、百端待举,同际环境又面临美国和西方的经济封锁和战争威胁,国家必须要先立国,站稳脚跟,才能再说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这就像军人作战时一样,必须要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不都是这样吗?
三是沈阳翁对前三十年取得的伟大成绩为什么避而不谈呢?
前三十年有成绩,也有不足,同样,改革后有成绩,也有问题。所以我们都要客观地、公正的、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
第三,沈阳翁说他是忆苦思甜,可以。他小时候连个烧饼都吃不上,五十年代他家连自行车都没有,现在沈阳自驾游全国,的确可以忆苦思甜,问题是沈阳翁为什么不拿解放前进行忆苦思甜呢?
沈阳翁为什么单单拿五十年代搞忆苦思甜呢?为什么单单拿五十年代你们家乡的公路说事呢?
凡六十岁以上的人,可能都听说过或经历过“忆苦思甜”,我小的时候,大队里也组织过忆苦思甜,让全村里的人集中在一个大场院里,吃黑窝窝头,让村里给地主家扛过活的人回忆过去受压迫、受剥削的经历,感谢毛主席**让他们翻身得解放等等。
说到这里,我就要问问沈阳翁了,你既然是忆苦思甜,既然是感谢**的改革好,你为什么不拿新中国成立前你们家乡的公路情况与现在比一比呢?为什么非要将五十年代的比呢?
新中国成立前,也就是四十年代吧,距五十年代很近啊。你家乡有公路吗?交通怎么样?什么时候变化的?
你可能会说,新中国成立前,我没有经历,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没有关系,你不会查查资料吗?你不会连百度都不会用吧?你没有听你父母说过吗?
要说改革,人类一直在改革,改革从来没有停止过,**更是一直在改革,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是更大的改革,让穷人翻身做主人是改革,将土地私有制改为公有制也是改革,建立一整套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改革。
现在有些人不敢公开地否定教员了,他们就采取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不值一驳的方式来否定前三十年,否定毛泽东时代,成了这些人的惯用伎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