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的创新理论是引领我们前行的灯塔,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了确保这一理论能够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精准定位,因材施教——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
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的首要任务在于精准定位受众,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差异化传播。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党员干部制定差异化的学习计划。对于领导干部,应侧重于理论深度和战略思维的培养,通过专题研讨、高端讲座等形式,帮助他们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对于基层党员干部,则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普及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要关注广大群众的认知特点和信息接受习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短视频、动漫、图文解说等,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接地气、入人心。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精准推送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创新形式,活化载体——提升学习宣传的实效性
创新是增强学习宣传实效性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学习宣传的形式和载体,才能激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一是要打造多元化学习平台。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读书会等形式外,还应积极探索线上学习、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型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更加沉浸式、互动性的学习体验。同时,要建设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主阵地,发挥其在教学培训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要丰富学习宣传内容。在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核心内容不动摇的基础上,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不断挖掘和提炼新的学习素材,如先进典型事迹、改革发展案例等,使学习宣传内容更加鲜活、生动。同时,还要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文明成果相结合,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要强化学习宣传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以及开展“微党课”“云直播”等互动学习项目,鼓励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实践检验,学以致用——确保学习宣传的实效性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也不例外。只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体现学习宣传的实效性。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学习宣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思考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同时,还要注重总结提炼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二是要建立学习成果转化机制。将学习成果作为评价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表彰奖励、职务晋升等方式,激励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绩。同时,还要加强对学习成果的跟踪问效,确保学习宣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三是要推动形成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宣传,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信仰和行动指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总之,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的关键所在。只有精准定位、因材施教,创新形式、活化载体,实践检验、学以致用,才能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墩乡人民政府 陈雪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