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招精准”激活乡村人才振兴“雁阵效应”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当下,农村地区面临人才短缺、外流等困境,如何破解难题,让人才扎根乡村、助力发展?唯有出“招”精准,才能激活乡村人才振兴的“雁阵效应”,让各类人才在广袤田野汇聚成磅礴力量,奏响乡村全面振兴的激昂乐章。
慧眼识珠,选拔头雁引领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画卷铺展,关键在人,关键在才。村干部作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领头雁”、农民致富的“主心骨”,其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成效。因此,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事业心责任心强、致力于乡村发展的优秀人才成为头雁队伍,是激活乡村人才振兴“雁阵效应”的首要任务。基层党组织要把选好“头雁”力量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多维度、多渠道壮大头雁队伍。选拔过程中,应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落实联审机制,会同公安、司法、纪委等部门进行资格联审,确保头雁队伍的政治纯洁性。同时,要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等限制,从种植养殖大户、私营企业主、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返乡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通过个人自荐、党员群众举荐、村党组织推荐等多种方式,实现上下联动、以点扩面、以面提质,不断优化头雁队伍的资源配置。
因材施教,培育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有了优秀的头雁队伍,还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提升“雁阵”的带动效应。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懂经济、懂法律、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因材施教、精细培育成为提升乡村人才“硬实力”的关键。教育培训应注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双重提升。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组织活动,组织乡村人才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农村实用法律法规等知识领域,做实做细乡村人才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岗前培训、年度集训、任期专训等。此外,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沉下去”悟相结合,定期组织外出学习考察,拓宽视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带农致富的能力。
激励保障,留住人才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雁阵”的领航作用,就必须做好人才的服务保障工作,健全激励关怀机制,不断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支持,加大资源保障力度,通过开展各类结对帮扶活动,推行“党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帮助推进“一村一品”壮大集体经济,让他们干事更有底气。另一方面,要完善“基本报酬 工作绩效”的动态薪酬体系,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收益与绩效挂钩机制,合理提高“头雁”报酬。最后,在乡村人才的激励保障上,需要多措并举。配强基础保障,让乡村人才“留得下”;打破机制梗阻,让乡村人才“用得活”。通过构建差异化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乡村人才专项“编制池”,探索实施面向乡村人才的“组团揭榜”机制等措施,激发乡村人才的创新活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