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国研究|艺术 |理念 |健康 |愿景 |散文 |杂项谈话

文化提升品味,阅读改变生活

1.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创造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接二连三地出现,如此循环往复,不停歇。

2.只要你努力,现实问题也许并不难解决。但如果你继续深入思考人生,触及灵魂深处,你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人生的共同问题——什么是幸福?我是谁?生命从哪里来,死亡又到哪里去?什么是命运?活着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这些也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如果我们找不到答案,我们的心就不会真正平静。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探索和追求,但答案往往来自于思考、猜测和推理,来自于有限的个人经历,而不是来自于对人生真相的体验。今天我想从佛教的角度谈谈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济群大师的《人生五大问》】

【1.什么是幸福】

3、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就是基本的温饱问题。这是物质层面的需要,比较简单。此外,我们还想进一步获得幸福,这是每个人都关注和努力的目标。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是由物质因素还是精神因素决定的?如果幸福仅仅取决于物质,那么它应该是可以量化的,可以概括出一个标准的幸福指数,比如你有多少钱,或者你有什么条件等等。但现实是什么呢?

4. 当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时,他们往往把希望寄托在物质改善上。这也是人们热衷于赚钱的动力。但当我们当初定下的目标一一实现时,除了给我们带来一些暂时的满足之外,预期的幸福似乎并没有如期而至。可见,幸福或许不是通过改善物质来解决的。

5.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不稳定的感觉固然与物质条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以及我们对自己需求的定位。这就是问题的根源。如果你缺乏良好的心态,或者对物质有无休无止的需求,那么幸福永远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幻影。因此,幸福不仅是物质性的,而且是理想性的。

6、探索人生幸福,首先要正确认识苦与乐的关系。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生命就是痛苦。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定义,并推断佛教一定是消极悲观的。因为在我们的感情中,不只是苦,而是苦与乐、悲与喜的混合体。那么,佛陀为何做出这样的结论呢?

7、其实,佛教也把人的感情分为五种,即苦、乐、悲、喜、舍。其中,苦和乐更多的是物质层面的,忧和乐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虽然理智也告诉我们:喜怒哀乐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常态。但内心深处,谁不趋乐避苦呢?其实,这也是一切众生的本能。人类五千年文明也在帮助我们摆脱痛苦,获得幸福。但结果如何呢?我们拥有古人无法想象的富裕生活,但是痛苦解决了吗?烦恼消失了吗?

8、可见,佛教说生命有苦,并不是从现象上讲,而是通过现象做出本质的判断——苦是生命的本质,而快乐只是对痛苦的解脱。事实上,幸福并不重要。所谓本质,就是这种幸福无论什么时候享受、享受多久都是幸福的。我们能找到这种绝对的、不变的幸福吗?

9、事实上,每一种幸福都有某种相应的痛苦。当我们被饥渴的痛苦折磨时,吃就会变成快乐;当我们被思念的痛苦所纠缠时,遇见亲人就会变成幸福。当我们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安稳的睡觉就会成为幸福。如果把饥饿、口渴、失眠的前提去掉,吃饭、睡觉就变成幸福了吗?当我们不想吃饭却不得不吃饭,当我们不想睡觉却不得不睡觉时,同样的事情立刻就会变成疼痛。只有当我们需要吃饭、睡觉和受苦时,快乐才会从痛苦的缓解中产生。从这个角度来看,快乐与减轻痛苦一样多。

10、现代社会物质丰富,比古代人有更多的缓解痛苦的方法。古人分别时,天各一方,消息甚少。这种渴望因为难以解决而与日俱增。一旦相遇,所带来的喜悦可谓是极其强烈,这在很多古诗词中都有描述。但现在,当我们想念某人时,我们可以立即打电话。如果仅仅听到他的声音还不够,你们还可以通过视频见面。或者,只要买一张机票,你们就可以很快见面。即使远隔重洋,也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正因为很容易缓解,相思所带来的痛苦却是非常表面和有限的。相应地,所产生的快乐也是肤浅而有限的。

11、因为不明白人生的真相,我们就会有很多烦恼。但人们往往看不到这一点,认为改变世界就是解决痛苦的有效途径。这种定位上的偏差,让我们在改善物质条件的同时不断制造麻烦。甚至可以说,问题的产生速度远远快于世界改善的速度。因此,今天的人们虽然享有高度的文明,但是却比古人活得更累,承受的压力也更大。原因无他,无非就是欲望太多,烦恼太多。这也是人生痛苦的根源。只有消除内心的恶性需求和忧虑,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痛苦,实现自由自在的生活。

12. 其他宗教常常把他们的幸福寄托在天堂和外在的救赎上。事实上,改变环境只是一种被动的改变情况而不改变药物的措施。如果生活质量不改变,它带来的幸福也只是暂时的。因为人生的迷茫还在,就会不断地制造烦恼、轮回。佛教认为,只有认识到人生的真相,才能从根本上转惑为悟,超越痛苦。此外,佛教还特别强调自力更生,即自己的努力,这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他宗教主要强调他人的力量,只要有信仰就可以得救。在佛法修行中,虽然我们也依靠诸佛菩萨的加持,但主要的力量是我们自己。

13.当然,仅仅依靠自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智慧和方法,“以己为岛,以法为岛”。否则,你会经常误入歧途。这里所说的法,就是佛陀所教导的修行之道。简单来说,就是三学八正道。佛教视“佛、法、僧”为三宝,为皈依对象。其中,佛是我们改善生命的榜样,法是了解生命真理的方法,僧是指导我们如何运用它的老师。依靠佛、法、僧三宝,最终能够获得解脱、离苦、获得快乐。

(摘自济群大师《人生五大问》)

《人生五个问题》第二部分·我是谁?

1. 生活中有很多奥秘。古往今来,人们都在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该去哪里?这是人类永恒的困惑,也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终极问题。因为我们最关心、最关注的就是这个“我”。我们的整个生活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自我中心的基础上的。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什么到底代表着我?难道只是这具身体吗?难道只有眼前的五蕴身能说话、能动、能哭、能笑吗?

2、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为他们把这个身体视为我,认为身体的毁灭就是“我”的毁灭。事实上,肉身只是生命延续中的一个不稳定的片段,一种不断变化的形态,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从哲学定义上来说,“我”代表生命的本质,是永恒的、不可分割的。但身体只是由许多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时时刻刻都在新陈代谢、发育、变化。在当今医学发达的时代,身体的很多部位都可以更换、组装,甚至可以使用人工替代品。他们之中怎么会有一个独立的、不变的“我”呢?如果我们了解了原理,我们就不会了解身体。如果你这么在乎,你就不会那么害怕死亡。

济群大师的“人生五大问”

3、“我”的存在除了身体之外,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观念,二是心态。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里,但同时我们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和自己的情感中。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这些喜怒哀乐所影响,而无法控制自己。为什么我们会被它主宰?原因是我们把这些情绪误认为是“我”——“我喜欢它,我讨厌它”,所以我们就会在意它,对它产生执着,然后不断地向它投射精神能量,不断强化这些情绪。最终放弃主权会让某些情绪长期影响我们。生活中,有的人一生追求爱情,有的人却被仇恨所驱使。其实,很多情绪只是内心的恶性肿瘤,只是生命发育不好。虽然它生长在我们心里,但它并不是“我”的一部分。如果你能用智慧去观察,认识到这些情绪只是你心中浮现的影像,你就不会一头栽进去,成为一个被操纵的傀儡。

4、这需要自我审视,认识到“我执”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其实,一切烦恼都源于“我执”。任何事物,只要被贴上“自我”的标签,就会对我们产生杀伤力,让人又爱又恨,让人日思夜想,寝食难安。一旦自我标签被移除,其变化对我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只有万分之一的事情,未必能够真正让我们心动。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感慨一声,很快就忘记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把自己和这些东西联系起来,没有“我执”。

5、“我执”仍然是世间一切是非之争的根源。这就是我们与他人之间产生冲突、难以和谐的原因。生活中,一个自我意识过强、以“我”为中心的人,一定不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相反,那些时刻淡化自己、为他人着想的人,不但受大众欢迎,而且自己也感觉舒服。因为他们不必担心“我”的利益受到损害或者“我”的自尊受到挫伤。远离这个总是制造麻烦的“我”,就意味着远离与“我”相伴的烦恼。

6、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我”是对众生最大的误解,是我们对生命真相的无知而造成的错误设定。身体和情感都没有永恒的内涵,不能代表所谓的“我”。因此,佛教提出了“无我”的思想。这也是佛陀对一切众生最大的贡献。也许很多人都感到不解,甚至害怕:如果没有“我”,那现在这个会说话、会动人的东西又是什么呢?会消失到哪里呢?事实上,“无我”所否认的只是添加到“我”的幻觉中,而不是现象本身。

7、禅宗有句话:“念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每天我们都处于无穷无尽的思想流和一个又一个思想的有意识活动中。在这些想法出现之前,生活状态是怎样的?进一步追溯:“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是以什么状态存在的?所谓“父母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是禅宗的另一个侧面。一个重要的话题。禅宗的修行正是通过这样的追求,扫除遮蔽内心的层层执着,逐渐瓦解原有的错误设定。

8、认识自己——这是佛教的根本问题,也是西方哲学的最高格言。只有彻底领悟人生的道理,才能掌握进步的舵,成为人生真正的主人。否则,我们就只能是这个身体或情感的奴隶,为他的衣食而奔走不息,为他的喜怒而度过一生。更可悲的是,很多人不但劳而无功,还造下恶业,使自己在未来继续沉沦、受苦。

(摘自济群大师《人生五大问》)

《人生五问》第三篇【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

现代人往往很难接受这样的观点,但只要我们综合观察生活现象,就会发现,一些难以用科学解释的现象,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就会突然变得清晰起来。的轮回。

例如,我们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命运吗?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会遇见很多人。有些人,我们一见面就会有老朋友的感觉;有些人每天见面就会被当作陌生人;而有些人会无缘无故地被我们讨厌。为什么?很多人会说:这就是缘分。

但很少有人进一步思考:命运从何而来?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如果你相信轮回,你就不会惊讶于命运。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从今生开始的,所以仍然有很多前世的印记。前世,有的人是我们的亲人、朋友,有的人是我们的敌人。当我们今生再次相遇时,这份印记又复活了,驱使我们继续演绎着过往的爱恨情仇。

再比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和易于学习和掌握的专业。我们常常看到,付出同样的努力学习,不一定会得到同样的结果,甚至可能相差甚远。难道老天不公平吗?难道是命运的捉弄?不,只是因为人生的起点不同而已。起点高的人,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就能走在别人前面。起点低的只能用“笨鸟先飞”来弥补。

但什么是人才呢?人们通常认为这是从父母那里遗传的。事实上,很多人的天赋与父母无关。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生命其实有两个系统。物质系统是父母给予的,而精神系统则来自前世的积累,会持续影响未来世,成为下一轮的起点。

从这两个角度,可以帮助大家理解生命的循环。但我们也要看到,轮回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现象,它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内心。佛教认为,一切众生,在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界中,无尽循环。这六种生命形式也代表了我们内心的不同状态。例如:

可见,生命状态也是某种心灵的延伸,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学者有学者的气质,商人有商人的风范。这些差异是不同心理行为的外化造成的,是心灵由内而外的延伸。包括轮回,也是内在发展的结果,不是任何人强加给我们的。同样地,佛和菩萨的生命质量本质上也不是一样的。他们所拥有的无限智慧和慈悲,是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创造和发展的。

生命的未来在哪里?我们的目的地是哪里?答案在于我们当前的心理行为,这取决于我们在做什么和在想什么。现在的生命形态是前世生命的累积。未来生命的发展,来自于今生的积累。因此,佛教非常重视当前的努力。这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也是我们改变命运的着力点。

不明白生命从何而来,生命就无根;不明白生命从何而来,生命就无根;如果你不明白死亡的去向,生命就没有目的地。一个找不到自己的根源和归宿的人,自然会缺乏安全感。这也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心理。如何获得安全感?很多人通过积累财富或者购买保险来解决。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灾害频发、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这些保障是如此脆弱和脆弱。

让向外寻求的心回归当下,因为真正的安全感不在别处,而在我们此刻的行动中。把握现在,就能把握未来,就能把握人生的方向。当我们有能力掌握这一切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安、恐慌什么呢?

《人生五问》第四部分:什么是命运?

4、什么是命运?

1、人有命运吗?这一切由谁决定?其他宗教大多相信命运是由外在的主宰神或某种神秘力量决定的。佛教认为,命运是生命发展的规律,而决定这个规律的力量仍在我们自身之中。换句话说,命运体现了生命发展的因果关系,是不同行为的结果。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命运。这些行为包括身、语、意三业。其中,身业是你所做的,语业是你所说的,意业是你所想的。

2、佛教还认为,这些由行、语、意组成的因果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生。但现代人很难接受这个观念,或者说,很难从心底与之产生共鸣。所以我现在主要提倡的是精神因缘和眼前因缘。

3、我们可以暂时忽略三生的因果,但不能回避精神的因果和当下的因果。当我们做好事,或者只是有一个善意的念头时,我们感受到的喜悦可能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它所带来的内心喜悦却可以立即感受到。我们所做的一切、所想的一切都会在我们的心中留下痕迹,形成力量。这种力量,影响着未来的人生走向。因为思想会形成习惯,逐渐固定为心态,从而导致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性格。

4、每个人心中都活跃着许多不同的想法,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区别只是在于各自的实力而已。如果任由它肆意发展,我们很可能会被“我执”所控制,并被“我执”发展的负面力量所占据主动。 “每个人都最关心自己”,因为“自我把握”是我们的本能,是我们不假思索地维持的本能。练习的意义就是帮助我们调整方向,帮助我们变被动为主动,有选择地强化一些积极心理,淡化并逐步根除一些消极心理。

5、习惯从何而来?只是当我们做某事太多,想得太多,它就变得自然了。例如,我们习惯每天看到谁,习惯每天做什么,习惯每天吃什么。这种习惯一旦固定下来,就会逐渐发展成一定的生活模式,成为我们的性格。所以,性格是习惯的积累,习惯会逐渐发展成为我们的性格和生活的品质。如果你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我们现在的很多性格其实都和我们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济群大师的“人生五大问”

6、这些习惯和性格决定了命运的不同方向。所以,命运不是上天的恩赐,也不是偶然的机会,而是我们自己设定的,由不同的行为所决定的。这种决定命运的因素,在佛教中称为“业力”。所谓业力也可以看作是我们的人生程序。之所以创造地狱,就是为了编写进入地狱的程序。种下人与自然的善因,就是编写程序进入人与自然的善道。当我们编写不同的程序时,我们会进入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轨迹。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必须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开始。如果我们有能力改变我们的思想和习惯,我们就有能力改变我们的命运。相反,如果你不能改变现有的性格和习惯,那么改变命运只是一句空话。

7、我们的心有两个特性:一是选择,二是创造。这也是人为什么是万物之灵的关键。桌子不能选择,房子不能选择,动物的选择能力相对较弱。人是理性的,有抽象思维。他们不仅可以选择和判断,而且可以在做出选择和判断后进行创造。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人类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在改造世界的同时,自己的命运也在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心是命运的主宰。

8、但很多时候,某些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心灵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惯性轨道,并受其控制。如果我们愿意的话,它是不能轻易改变的。这必须通过实践来调整。事实上,这也正是修行的难点所在。因为习惯是日积月累积累起来的,具有根深蒂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地球引力将我们固定在地球上一样,使我们很难超越和逃离目前的平常状态。

9. 一位教授曾说他想学佛,但原因是为了戒烟。由于他已经吸烟了三十年,尼古丁对他有很强的控制力,但他也被诊断出肺部病变。医生警告:如果你继续吸烟,你马上就完蛋了。他当然珍惜生命,但他每天都要与尼古丁的诱惑作斗争,身心疲惫。他希望通过修行佛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0、这个理由虽然有些可笑,但说明习惯一旦形成,它对身心有很强的控制力。没有下定决心就很难改变。除了决心之外,我们还应该了解生命发展的规律。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我们才能有效规划未来,改变命运。

(摘自济群大师《人生五大问》)

过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