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基金分红超250亿,债基领头宽基慷慨派现
数据显示,1月份,有622只基金(统计全部份额,下同)共进行了633次分红,分红总额达252.0493亿元。同比来看,今年1月份参与分红的基金数量增加53.58%,分红次数同比增长56.29%,分红总额同比增长87.21%。
业内人士认为,这体现出基金分红意愿有较大提升。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监管政策的积极引导,公募基金市场的分红势头有望继续保持强劲。
从分红数额来看,多只宽基产品分红较为“豪气”。华夏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华夏鼎丰债券分红金额居前,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26.83亿元、15.92亿元、10.28亿元、10.16亿元。分红金额超过1亿元的基金产品共计47只,主要以债券型为主,有32只,占比超过六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分红基金中,有89只基金是去年刚成立的。通常新成立的基金需要一定时间来构建投资组合、积累收益,而这些去年刚成立的基金能在今年1月份参与分红,反映出多方面积极信息。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2024年市场环境相对友好,给予新基金较好的运作空间,使得它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盈利并具备分红条件;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对市场节奏把握精准,在成立后迅速完成建仓布局,抓住了市场机遇,展现出较强的投资管理能力。
华林证券资管部董事总经理贾志认为,能够快速分红的新基金,或许在投资决策和执行效率上更具优势,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为投资者带来较为及时的回报。同时,这也促使基金行业更加注重产品的短期业绩表现和收益分配,激励基金管理人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运作水平,以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投资需求。
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看来,基金密集分红背后可能包含了多个因素。2024年公募基金的整体表现要优于2023年,为公募基金在2025年初进行分红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从投资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成为分红主力。在1月份进行分红的622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数量就占到了445只,占比超七成;债券型基金分红总额为148.83亿元,占比近六成。
李一鸣表示,2023年以来,债券经历了两年牛市,债券基金整体获利丰厚,基金分红的基础更为扎实。此外,基金经理也会根据对市场预期的综合判断来确定是否分红以及分红的具体金额和比例,保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有助于基金业绩的长期稳定。
对于1月份基金分红的强劲势头,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理财师姚旭升认为,首先,2025年开年以来,市场整体表现良好,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收益显著提升,市场环境的改善为基金分红提供了基础。其次,监管政策鼓励基金分红,特别是针对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在政策引导下这些基金分红的积极性明显上升。再次,基金积极分红可以提高投资体验,满足投资者“落袋为安”的需求,有助于投资者养成长期持有的投资习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