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活动通常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研究和开发。在研究的初始阶段,由于尚未形成具体的产品,所有的支出都被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而到了开发阶段,则通过“研发支出”这一科目来进行详细的财务核算。
在“研发支出”科目下,进一步细分为“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两个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支出被记录为“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而不符合这些条件的则记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当研发项目最终完成时,“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将被转入“管理费用”,“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则转入“无形资产”。
具体来说,当发生研发支出时,首先需要在研发费用中进行归集。这涉及到以下会计分录:
1. 借方: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方:银行存款或其他相关科目。
2. 借方: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方:银行存款或其他相关科目。
当研发成果最终形成无形资产时,需要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3. 借方:管理费用; 贷方: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 借方:无形资产; 贷方: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