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购金热潮再起,17吨黄金储备彰显中国稳健外汇储备管理

近年来,全球经济波动加剧,不确定性增强,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央行纷纷加大黄金储备,以分散风险、稳定国家经济,中国央行在黄金购入方面的动作尤其引人注目,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数据,中国央行在最近一个月内增持了17吨黄金,这是自今年5月以来首次增持,凸显了中国稳健的外汇储备管理策略。

黄金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具有避险和投资的双重功能,在全球经济不稳定、货币贬值预期增强的情况下,黄金可以有效对冲风险,保护国家外汇储备的价值,黄金储备也是国家信用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有助于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各国央行都十分重视黄金储备的配置。

中国央行此次增持黄金,一方面是为了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提高储备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黄金的需求,推动黄金价格上涨,近年来中国央行一直在加大黄金储备,截至2023年11月末,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已达到7296万盎司,相较于2022年末的7280万盎司,增长了16万盎司。

全球其他国家的央行也在纷纷加大黄金储备,印度央行在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增持了27吨黄金,使其2024年总购买量达到77吨;土耳其央行连续第17个月净买入黄金,10月份购入量达到17吨,创自2023年12月以来最高纪录,这些国家央行购入黄金的行为,进一步凸显了黄金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的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黄金价格的波动对国家外汇储备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际金价波动较大,央行在合适的时机买入黄金,不仅可以有效对冲货币贬值风险,还可以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央行购金热潮的再起,也反映出全球经济前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各国央行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可能的经济风险。

中国央行增持17吨黄金,既是为了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也是为了推动黄金价格上涨,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黄金的需求,在全球经济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国央行加大黄金储备的行为,有助于应对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