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X
OK欧意app

主流交易所一应俱全,立即下载进入加密世界

立即下载认证享受新用户福利

  李克勤(jixuie)题记: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一切都是相对的”这个命题有毛病,但一直也没有去细想。在大学工作开始正式进入学术研究状态以后,我认真思考过这一问题。

  有一次在课堂上我突发奇想,谈出了我的论点:如果“一切都是相对的”这个命题是对的,那这个命题本身也是相对的。既然如此“一切都是相对的”这个说法也是相对的,那么并不一定一切都是相对的,这样,该命题里的“一切”就站不住脚——说不通了,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这一命题是个悖论。

  01

  —

  该命题要害:

  打着“相对”旗号,行“绝对”之事

  相对和绝对,是同时都存在的。说“一切都是相对的”,跟“说一切都是绝对的”一样,都说不通。

  这个命题,危害很大,为许许多多诡辩论提供了理论支撑。

  例如把人类经典伦理,都说成是相对,这样那些邪恶的东西就方便甚嚣尘上。

  再就是,有些人喜欢谈巨人之错,好像在巨人身上也找到了一些错误,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似的。

  02

  —

  巨人的伟大,不是因为他有缺点错误:

  而是因为他有过人的优点或者敢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恒心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在评论黑格尔哲学时讲过一段话,极富有启发意义:

  “黑格尔哲学(我们在这里只限于考察这种作为从康德以来的整个运动的完成的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用“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来理解黑格尔哲学,可见评价之高。

  革命意味着啥?意味着开拓前所未有的领域。

  而真实意味着具有现实性,是不是?

  恩格斯接着说:“哲学所应当认识的真理,在黑格尔看来,不再是一堆现成的、一经发现就只要熟读死记的教条了;现在,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

  恩格斯用优美的语言,阐释了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恩格斯并不是说没有绝对真理,而是说绝对真理是人们认识所追求的方向,但要想达到绝对真理,那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实现的。

  其实追求真理本身才是真理的绝对意义。这就在理论上彻底铲除了封建专制的根基,任何人都不能自命为绝对真理的化身。这就是人人平等的新的理论根据。所以,《国际歌》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实际上,说“一切都是相对的”的口吻,就是专制的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真理有相对性,不能因此否定真理的绝对性。没有真理的绝对性,也就无所谓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在其所适用的时空限度内,在既定的前提之下,是真理。如牛顿力学在宏观低速运动的条件下是科学的;二是指从人类认识的发展进程而言,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并没有一个一定的界限,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人的认识可以无限发展,也能够无限发展,在此意义上,真理也具有绝对性一面。

  而那些伟大的巨人,恰恰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率先认识了真理,这个真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绝对性。例如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真理的绝对性,不言而喻。如果那个时候单纯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就没有什么意义,完全是诡辩论。那这个战略——真理是相对的,什么时候该强调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之后,这个真理就不能当作绝对真理来用了。

  李克勤后记:这个命题危害性在于把“相对”绝对化。这样一来,拿着这个命题就能否定真理在一定时空下的绝对性,这样任何真理,都不成其为真理了,这个时候谬误就甚嚣尘上了,这是十分可怕的局面。对此,我们应该不会不陌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