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要拒绝消费主义的绑架
在市场经济运行下的社会,精致利己主义盛行,就不要动不动喊“拒绝道德绑架”,而是要勇敢地拒绝消费主义的绑架。
消费主义放大人们的欲望,增加人们的压力,破坏人们的道德,扰乱人们的思想。
以利为导向,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阶级斗争不谈,丛林法则践行,我们如动物般在丛林中厮杀,道德体系不断崩溃。
这样的环境,本应该要更加地讲道德。
法律要说,但单说法律肯定不够的,法律有滞后性,法律有漏洞,法律不一定符合伦理,法律制定和执行都由人来做,必然具有感性的一面,所以讲法律也要讲道德,对立统一。
只不过当下的道德是非观混乱,有封建主义的道德观,有资本主义的道德观,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还有其他杂乱的道德观。不像前三十年,有一套道德体系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集体经济解散,经济基础变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也跟着变,这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公心的人变少,极端私心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赚钱,去碰瓷,导致老人摔倒不敢扶的社会道德大倒退;为了赚钱,教育市场化出现;为了赚钱,医疗市场化出现;为了赚钱,房地产不断地建建建,绑定学区房;为了赚钱,假冒伪劣的食品频出;为了赚钱,互联网公司使劲打广告推销它们的贷款业务;为了赚钱,结婚成了纯粹利益交易,甚至出现骗婚;为了赚钱,没有国家概念,乐于做买办两头赚……
资本为了赚钱,还推出了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放大人们的欲望,让人逐渐成为欲望的奴隶,不知不觉被消费主义绑架。
举一些常见例子。
1.没对象前,消费主义的影响:
小镇做题家毕业后,没能力会成为穿着长衫的孔乙己,有能力留在大城市奋斗,时间自由基本卖给了公司,加班非常频繁。
这会导致什么现象呢?
现象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鲍德里亚解释的“有缺陷的消费者”,他认为“新穷人”在工作中越来越感到疲惫和乏味,这种疲劳是资本家造成,然后资本家又搞起消费主义的舆论,这会使打工人更愿意通过消费来寻求心理补偿。
他们不停地购物和娱乐,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固执地寄希望于在消费的帮助下找回工作中所缺失的意义和乐趣。
但二者注定是一场无望的自我泅渡。因此“新穷人”的享乐主义有一层抹不去的悲观主义色彩,是一种对固化社会中自我麻痹的选择。
2.谈对象后,消费主义的影响:
昨天2月14日是情人节,这个节日商家是一定会利用起来推广他们的商品。他们有钱有媒体,这形成舆论后,给了一些男生表白和讨好女生的一个由头,给了男生与女生一个约会出去开房的氛围,也给了一些女生收礼物获取浪漫的由头,这过程会逐渐放大他们的欲望。
但商家不仅仅推广一个节日,还有白色情人节,黑色情人节,七夕,六一(称自己也是孩子,撒娇要礼物),女神节,女王节,平安夜,圣诞节,生日,520,521,在一起多少天的纪念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还有中国各种节假日,男生追到女生后,这就成了男生的压力。资本利用人的欲望,开始有一批人享受这种欲望,最后这欲望反过来绑架他们的生活。
形成舆论,还影响其他的男生,那些不想被绑架的男生,容易与女生产生矛盾。
3.准备结婚了,消费主义的影响:
资本家对钻石的营销,本质就是一个骗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是资本家推出对消费者进行“洗脑”的广告。
资本家通过长期大量的广告对人们灌输一种认知:钻石很漂亮、很珍贵、很稀缺、很坚硬。把钻石与爱情绑定在一起,把爱情比喻如钻石那样的坚硬,送钻石给女朋友就是一种深爱,而且钻石还会升值。
希望爱情的长久就买一颗吧、爱她就给她买一颗吧、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高贵就买一颗吧、想投资升值就买一颗吧、想让爱情浪漫就买一颗吧。
钻石压根不稀缺,光俄罗斯一个陨石坑的钻石诸量就可以满足人类几千年的市场需求,很多地方也存有钻石,而且钻石也可以人工制造,压根不值那么贵,再说爱情也不能简单通过物品来衡量。但经过资本家的广告洗脑,一些女性陷入到消费主义中去,放大她们的虚荣心,把爱情物化,而男生也就被消费主义绑架了。
也就是很多女生享受消费主义的过程逐渐被物化,男生开始享受消费主义到逐渐被消费主义绑架,这终将会制造社会矛盾。
觉醒,就是要践行社会主义的道德,对于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道德不仅仅要拒绝“道德绑架”,更应该懂得阶级斗争。
觉醒,就是既要明白资本法权的强大,也要明白消费主义在我们生活中无孔不入。
觉醒,就是要明白当下的很多矛盾是资本与特权制造出来,进行转移阶级矛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