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我们还需要从心理上防“疫”。**总书记还强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必须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疏导。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针对近期收集到的学生心理健康困惑问题,持续利用微视频、小讲座等形式,积极宣传心理防护知识。我们是来抗击疫情的。

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还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新的定义。健康的目标是追求更加积极的状态、更高水平的适应发展、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整状态。如果说身体健康是医学研究的对象,那么心理健康就是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心理健康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调整的生活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没有心理或行为异常,具有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有效的、令人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内容的完整、和谐,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的完整、协调,以及与社会的适应和同步的能力。

COVID-19疫情是一场突发事件,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打破了人们原有的良好生活适应,心理健康面临挑战。

心理健康标准

4.1

心理健康水平

温馨提示:并不是所有的心理不适都称为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只有当它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时才被认为是精神疾病。 COVID-19疫情是生活中比较重大的应激事件,其造成的心理影响往往是暂时的,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范畴。一般可以在疫情结束后自行调整或消失。

4.2

心理健康水平

如果你觉得疫情带来的心理不适给你的学习、工作或生活造成很大困扰,且难以自行调整,则需要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或身体状况不佳(如长期加班疲劳、体力不支等)造成的。疾病)和其他因素。持续时间较短,不会对你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平时可以自行调整。

严重的心理问题

患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存在一些异常,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困扰,但还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

只有当对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时,才算精神疾病。

在某种程度上,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区别只是程度之一。

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人们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都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例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就是一个可以引发人们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社会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智力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理因素

有些心理障碍的发生与特定的脑部病变或损伤有关,有些心理障碍的发生与特定的神经递质分泌异常有关。长期的慢性疾病还会损害患者的心理健康,导致抑郁甚至自杀。 。

发展因素

心理健康还与个体的早期和成长环境有关,如早期创伤经历、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个体教育水平等。

情绪因素

一般来说,消极、波动的情绪可能有害于心理健康,而稳定、积极的情绪则有益于身心健康。

社会因素

人的认知会互相影响。如果多种认知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就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果这种矛盾和冲突越强烈,人们就会有更大的意愿和需要消除这种冲突。如果长期不能消除,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影响人们生活中心理健康的维持和促进

在COVID-19疫情期间,必须保持心理健康,因为心理健康对维持和促进人们的生活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促进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疾病风险和死亡率有关,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并有助于疾病康复。

提高学习效率

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会受到人的认知能力、情绪状态、动机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是人们高效学习和工作的保障。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心理健康的人在亲密关系或家庭关系中表现出更多的接受、同理心和分享,并且更有可能在关系中获得安全感。

改善社会功能

精神障碍的人社会功能受损,而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热爱生活

有利于个人成就

心理健康的人拥有更多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支持资源,能够积极应对负面事件的影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更有可能取得更高的个人成就。

希望与建议

建议大家除了居家防护外,还需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一些影响心理健康的不良生理因素。我们不应该坐以待毙,为自己列一份幸福清单,为工作、学习或生活设立目标,更多地关注COVID-19疫情的积极方面,并学习合理的情绪或认知调节方法。

- - 结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