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革命时代里直接理解革命本身是尤为困难的,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定义自我和社会的状态了。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冲击与反叛,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清晰的历史事件。革命的边界变得模糊,社会的动力机制不再通过明确的对立来显现,而是转向了日常的、微观的、甚至看似无害的领域。革命的概念本身被去历史化,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我们被要求“适应”而不是“反叛”,我们的社会关系被重新编织在看似无意识的日常实践和消费习惯中,而这些日常的模式又与资本主义、技术以及社会控制机制深度交织。这种隐性而持续的社会变动,让人们对于革命的期许和理解逐渐褪色。

  同样,后现代状态让我们对“例外状态”的理解也发生了转变。随着例外状态的持续,这种例外逐渐变得常态化。我们不再感知到这一状态的“突发性”,而是逐步适应了这种“常态化的非常时刻”。此刻,主权者的权力并不再是通过明显的暴力和强制来展现,而是通过管理、数字监控和公共政策等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的方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这种隐形的、日常化的主权运作使得我们不再能够清楚地界定何时是“例外”,何时是“常规”,甚至我们都开始怀疑,是否一切都已经变成了例外,例外本身是否已经被常规化。

  这一切都导致了我们在后现代时代难以重新定义自我和社会的状态。社会的变迁不再依赖于显著的剧变或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无数微小的、几乎不易察觉的细节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自我认同变得流动,社会的结构变得难以捉摸。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甚至思维方式,都被新的技术、政策和资本力量深刻塑造和控制。我们曾经习惯于通过固定的社会角色来定义自我,但在这个后现代的时代,社会的边界被打破了,个体的定位变得愈加模糊。自我与他者、正常与例外、自由与控制之间的界限逐渐消融,社会结构和自我认同的稳定性被极大地动摇。

  工业资本主义时代仅剩的一些既定之物正在被快速的消解,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叙事将一切的一切都普遍化了,人的存在方式被彻底的改变了,并且无时无刻不正在被改变。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在黄昏之时才会起飞。被直播表演的政变意味着什么?在杀人的炮弹上画上二次元虚拟角色意味着什么?虚拟货币和ChatGPT又意味着什么?全世界范围内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强势崛起又意味着什么?当一切“旧”的东西离我们而去了,我们又该如何?

  我们希望大家不要迷茫,不要悲伤。穿越困境,直面现实,在逆境中寻觅希望的曙光。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难免遭遇生活的重压与困境。然而,面对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能逃避,任由其悄无声息地侵蚀我们的生活。

  我们进入了一个流动性、碎片化和去历史化的时代,革命不再是暴力的冲突,例外状态不再是临时的中断,甚至社会和自我的定义都变得流动且不确定。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深刻的历史转型,它并没有通过激烈的革命或剧烈的社会变动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一种日常化的力量,悄无声息地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知,甚至我们的思想。我们依赖的那些曾经能够为我们提供稳定感和方向的社会概念,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解构和重组。

  面对这一切,我们的挑战不仅是理解和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更是在一个无法定义和稳定的状态中找到前行的道路。在这个后革命的时代,我们不再能依赖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历史框架来理解自己的位置。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能够在流动的、模糊的、互相交织的现实中找到方向的方式。

  因此,在这个新的一年里,我们不仅需要反思过去的经验,更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在一个不再固定、不再分明的世界中寻找我们的声音、我们的力量和我们的意义。我们是否能够在这个后革命的时代找到新的抗争方式?是否能够重新定义我们的社会角色,构建一个更加公平与自由的社会?这些问题不仅是我们对未来的思考,也是我们在日常中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任务。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