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佛法》从树立道德标准、引导精神追求、培养慈悲爱心、解决生死命运、寻找自我六个方面探讨信仰与生命的关系。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问题,一类是永恒的困惑。通过听思本期的佛法、辅助资料以及导师的视频,我对佛教信仰与生活的关系有了一点了解。虽然佛法的一些内容还不太明白,但我还是收获很多。

信仰可以建立道德原则。那么如何建立道德呢?法律的意义从哲学、信神、佛教三个方面来分析。儒家崇尚有德的君子。西方把道德信仰与生活幸福捆绑在一起,但这些都是建立道德的前提条件。人们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恪守道德,而是受到外在条件的约束。道德约束将会减弱。佛教的道德观是基于佛陀对生命发展规律的接受,即人性论和因果观。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明智、快乐、自在的人。佛教道德价值观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提升,同时对自己和社会都有利。这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更具有普世性,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佛教的道德观更加坚定了我学习佛教的信念,因为佛教所建立的道德对于我自己、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有益的。

信仰可以引导精神追求。过去我一直生活在迷茫中,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中有很多困难和困惑。我是谁?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命运?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佛教很好地帮助我回答了这些永恒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必须发展生命固有的智慧,向内探索而不是向外探索。这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方向,引导我走向生命的觉醒。 “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行,都有自救的能力。”这更加坚定了我通过修行改掉陋习、完善人格、培养佛法智慧、成就高尚人生品质的决心。

信仰可以让人感到超然。追求超然的心境,向往诗意和远方,这是每个人的心愿,包括我。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超然的心态呢?法教告诉我们,必须运用缘起法则来判断情况、了解空性。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由无数因缘所决定,都是因缘关系的幻象。因缘相聚,事物就出现;因缘消散,事物就会腐败,所以变化是常态。回顾过去,我常常抵制生活中的改变。我想,如果一切都遵循原来的模式,一切都会处于最好的位置。现在我们意识到,改变是常态,而改变是不可能的。不要拒绝或害怕改变,改变也意味着机遇。好事可以变坏,坏事也可以变好。有了这样的理念,我以后面对生活无常时就会有更多的接受力,也能积极解决变化带来的问题。我最初对佛教所说的让事情发生的理解是消极的,是逃避责任的借口。通过本章的学习,我懂得了顺命运就是用智慧审时度势,根据当下的因缘做出最好的选择,然后努力修因,接受任何结果。这是多么明智的做事方式,积极向上,不执着,不颓废。

信仰可以培养同情心和爱心。我多次说过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为什么我没有慈悲心呢?现在我明白了,根本的问题是我做每件事都想到“我”。只要有“我”,有分别,彼此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就很难产生慈悲心。爱自己是一种小爱。只有做到无私,才能达到无分别、无隔阂、无对立、完全利他的慈悲之爱。怎样才能有慈悲心呢?只有当你体会到无私的智慧,认识到你与众生是一体的,利他才会成为必然的选择,因为帮助别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

信仰可以解决生死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觉死亡离我并不遥远。看清死亡的真相,解决死亡的问题,是我迫切需要做的功课。生命有四个阶段:有、本有、死、中生;生命在无尽的循环中,从生到死,又死又重;生命如大海,一动不动,永不毁灭。如果你认识到生命的无限性,你就能正确地面对死亡。

信仰可以帮助你找到自己。重新找回自己,这也是我想要练习的功课。以前太忙了,以至于让自己迷失在焦虑、恐惧、恐惧、愤怒等各种情绪中。我感觉自己像一根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通过听、思法的意义,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观念,调整了自己的性格,慢慢地又找回了自己。然而,如果你想彻底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就必须通过止禅平息心中的各种妄想;依靠好老师,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最终成为美丽的自己。

一边写一边等待花开

编辑姚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