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采桑·重阳节①》原文|翻译 |笔记|欣赏

1929 年 10 月

生活很容易,但变老却很难。每年都是重阳节。今天是重阳节②,战场上的黄花特别香③。秋风一年一度大,不似春天。胜过春日的阳光⑤,浩瀚的江水和天空的霜霜⑥。

此诗首发于1962年5月号《人民文学》。

【注释】①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月日均与“九”重合,故称“重阳节”。这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在这一天登高赏菊的习俗。 1929年的重阳节是公历10月11日。这一年秋,红四军歼灭闽西汀江地区土著军阀,攻克上杭。因此,诗中说“战场上的黄花格外香”。 ②本曲上下中间的两个四字句,是重字叠韵的例子(四字可以全部重合,也可以部分重合)。这里将遵循这个例子。 ③战场,战场。那年九月,上杭城刚刚被我红四军攻克,就这么过去了。黄色的花,菊花。 《礼记·月令》篇云:“秋月……菊(菊)有黄花(花)”。特别香。宋杨万里的《九日送白菊到郡》诗云:“节日若如常,‘寒花何以格外香?’据唐代岑参《九行》诗云。” 《怀念长安故里》云:“家乡的菊花应开在战场附近。”清人陈维嵩的《诗》罂粟·无聊》中说:“好花必映好楼,应开在秦关蜀战战场附近。”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厌战反战说辞。战场上的黄花特别香”,这是对革命战争的致敬。 ④曾经,曾经。金,强。 ⑤不相似,不一样。比,比。“相似”两个字意思相同,但⑥辽阔,形容辽阔,指流经上杭城东的汀江。

【欣赏】

“秋天是一种悲凉的心境,草木萧瑟、腐朽不堪。”自战国楚国宋玉的《九变》问世以来,哀秋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以往以重阳节为主题的诗词,都是利用萧瑟、肃穆、沙沙作响的秋景来寄托怨恨,抒发怨恨。很少有不包含“悲伤”二字的。如王维的“远知兄弟已登高处,唯少栽茱萸树一人”(《九九记山东兄弟》),杜甫的《弟妹苦闷,战败皆相催”(《九日》),苏轼的“一切到头来只是一场梦,只是休息,黄花明天蝴蝶会悲伤”(《南翔子》《徐君友赠重九汉惠楼》)等,或抒写身在异国他乡的孤寂与苍凉,或抒发忧国忧国的悲伤与痛苦。或倾诉失意的郁闷、苦恼,或抒发无尽的定罪、贬谪的情感。 “执着委婉而清晰”(南朝齐刘勰《文心雕龙》)。然而,毛泽东的这首诗却摆脱了重九悲秋的刻板印象,一扫颓废荒凉之气,以其瑰丽的诗境和崇高的境界,唤起了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豪情壮志,使其在诗坛上独树一帜。 。

作品以一句很有哲理的格言开头:“生活很容易,但上帝很难变老。”它开始得很突然,而且很壮观。 “人生容易老”是对人格的宇宙化。时间转瞬即逝,生命短暂。然而,它转瞬即逝且短暂。更重要的是努力进取,做出成绩,不让岁月白白浪费。 “天不老”是宇宙的化身。寒来夏去,日出日落,春秋交替,景色常新。但“难老”并不意味着“永生”,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而“诗人既要在宇宙生命之内,又必须在宇宙生命之外。在宇宙生命之中,所以可以写它;在宇宙生命之外,所以可以观察它”(王国维《人言》)。 “人生易老”、“天难老”,一是无穷无尽,一是无限;一种是短暂的,一种是长久的;一个变化快,一个变化慢;差异中有相似,相似中有差异,既对立又统一。这不是古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干》)的简单趋向,而是基于对宇宙、人生的认识高度和深刻理解。 ,揭示生命的本质。正义和永恒的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强烈的审美启迪。 “年年重阳”出自第一句。它既是“岁月难成”的进一步延伸和个别案例中出现的笼统范畴,又道出了季节和标题的目的,从而引出以下内容:“是双生”。今日九节,战场上的黄花格外香。”

1929年,红四军趁福建军阀割据的机会,前往广东参加粤桂军阀战争。乘后方空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从赣南进入闽西,三度攻克龙岩。 9月21日,又攻克上杭。金茂如此辽阔,分田如此忙碌”(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前三、四句表达了作者对闽西解放的高度喜悦和对革命形势的乐观态度。 “今天又是重阳节”是“年年重阳节”的递进重复。每年都有一个重阳节。看似一样,其实也在变化,各有不同。如今又到了佳节,这里风景独特。

“黄花宜饮酒,青山宜登高”(唐章《九月入茱萸山诗》说)。古代有重阳节登高眺望、赏菊歌秋的习俗。在历代诗词中,重阳节与菊有着不解之缘。生活在乱世的诗人常常通过描写菊花来表达他们的厌战和反战情绪。比如“菊花开日有泪,孤舟连故乡心”(唐代杜甫《秋诗八首》)。在惜花思乡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遭受战争苦难的黎族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平静安宁的生活的向往。在这些作品中,菊花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与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这“黄花”既不是东篱下供隐士“吟诵优美乐曲”的秋灌木,也不是让病人“感伤”的园林盆景,而是经过了硝烟火的洗礼,尚在秋风霜中。漫山遍野的野菊花,绽放着黄色的芬芳,平凡朴素却充满了生机。它们具有现实与象征的二重性,具有赋予性和比较性的特点。 “诗人怜九月菊”(唐代司空舒《九日登高》)是一种传统。 《采桑》诗的作者欣喜地欣赏重阳节的美景。黄色的花朵把重阳装点在战场上,让重阳的战场更加美丽。 “奇香”三个字形容了赏菊者此时此地的感受。喜事发生时,人们情绪高昂,胜利令人欣慰。黄色的花朵看起来也非常美丽;黄色的花朵极其美丽,就连香味也远胜于平常。此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将诗、画、野趣、哲理融为一体,形成生机勃勃的诗境。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表现了作者作为诗人和战士的英雄豪迈精神。情怀。虽然“人生容易老去”,但革命者的青春是与战斗、与战场、与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不感叹年老、蹉跎岁月,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奋斗,只要还有一口气,斗争就不会停止。

第二首继承了“年年重阳”、“今日又重阳”的寓意。写得高远,把诗的意境拓展到了更高更广阔的地方。年年有重阳节,秋来秋去,“秋风一年一度大”。这个“劲”字威力极大,形容秋风摧枯拉朽、驱老除腐的凶猛而强大的力量。文笔铿锵有力,有刚劲有力之美。此情此景,与东风摇曳,桃红柳绿,燕雀莺鸣的温柔迷人的春色截然不同。但强劲的西风和凛冽的秋风,在作者心中激起的不是悲伤,而是兴奋。诗人的情感和武士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过春光,江天覆霜”。天晴,河清,水绿;枫叶红,秋菊黄;山上彩云密布,田野云雾缭绕,一望无际。 ,蔓延至地平线。这壮丽的景色是不是“胜过春天”?

古代一些仁人志士也违背了哀秋的传统。他们不后悔孤独,不后悔衰老,而是乐观地赞美绚丽的秋色。就像杜牧的“夜停坐枫林,霜叶红如二月花”(《山行》),透过满山的枫叶和染林,可以看到强大的力量。秋天的活力胜过春天。比如刘禹锡的“山清水清,霜夜来,几树深红浅黄,试登高楼,清彻骨子。”岂如春色令人痴狂”(《秋诗》),歌颂秋天,贬低春天。一首振奋人心、鼓舞人心的歌曲。但论视野和气场,《山行记》和《秋诗》都远远不如《辽阔河天万里霜》的博大高远、雄浑磅礴。如果说上半句“黄花”句描写了重阳节赏菊的近景,那么下半句“江天”句则不仅描写了登高望远的远景,还表达了登高望远的远景。文字所蕴含的艺术空间(包括心理空间和想象空间)。空间)大大扩大,象征着日益壮大、发展的革命力量和光明灿烂的革命前景,从而表现了作者远大的理想和乐观的心情。古希腊的朗吉努斯曾指出:“风格的庄严、壮丽和活力,大多依赖于形象的恰当运用……诗歌的形象就是为了使人惊心动魄。” (《论崇高》)而俄罗斯的切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更大、更强——这就是崇高的显着特征”(《生活与美学》)。在毛泽东的歌词中,凡是在形容秋色的句子中出现“霜”字时,总能找到“万”字来表达巨大的数字。以“万种霜天争自由”(《沁园春·长沙》)为例,“万树霜天红艳”(《于家敖·平叛第一大“围剿”》) ”)如“辽阔江天万里霜”又如,都描写了巨大的风景,意境雄伟高远,给人以宏伟、激动、崇高之感。

当然,“不像春天”、“胜过春天”,并不是否认春天的美丽,也不排斥春天的美丽。但有趣的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写的二十首诗中,几乎没有直接或间接描写春天景色的作品。但歌颂秋色或写于秋天的诗实际上有十首,占诗歌总数。一半。这或许是因为强劲猛烈的秋风、绚丽的红秋色彩、沙沙的秋声更容易引发作者的诗意。它们更适合表现叱咤风云的战斗事业,更适合表现诗人和武士的豪爽。悲壮、豪迈、奔放的性格,更适合构建雄伟、高远、浩瀚、瑰丽的诗意环境,使古人的悲壮秋作无可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