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行情中如何应对可转债的变局?
近期,可转债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多只可转债上演“过山车”行情,其间一度出现连续大跌行情,一些正股面临“面值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可转债表现尤甚。有专家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上市公司仅面临股票价格下跌而非债务风险,可转债价格不会大幅偏离票面价值。当可转债交易价格大幅低于面值时,反映出市场认为发行主体存在较大概率无法兑付债券本息,即可能出现债务违约。
资深市场人士提醒,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以高价买入可转债,其风险是比较大的,投资者要特别注意。多只可转债上演“过山车”行情。近期,多只上市公司可转债价格剧烈波动,先是经历连续大跌,一些可转债不仅跌破100元的面值,还一度刷新上市以来最低价格纪录。一些正股面临“面值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可转债跌势尤为猛烈,引起广泛关注。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6月有超过八成可转债价格下跌,其中广汇转债、中装转2、英力转债跌幅超过30%,另有多只可转债跌幅超过20%。曾几何时,可转债备受市场追捧,被视为一种攻守兼备的证券投资品种,其“债性”给可转债提供了较高的投资“安全垫”。另外,对于可转债新债而言,很多投资者几乎不看基本面,近乎无脑申购,若能中签,也总能实现盈利。近期可转债大面积深幅下跌的现象在近年的可转债市场可谓非常罕见。
记者发现,一些跌幅大、跌势猛的可转债同时伴随着公司正股的“面值退市”风险,相关公司正股近日跌破1元或逐渐逼近1元,正股近期跌势也同样猛烈。比如广汇转债的正股广汇汽车6月跌幅超过五成,东时转债、益丰转债、中装转2、裕兴转债的正股6月跌幅则均超过30%。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大跌后,上述可转债近期又大幅反弹,整体上演“过山车”行情,不过相关可转债价格离大跌前仍有一定距离。
7月1日,低价转债大幅反弹,截至收盘,东时转债大涨20%,广汇转债涨19.89%,岭南转债、鹰19转债、帝欧转债等涨超5%。为何出现此种现象?有市场分析认为,近期可转债的大幅波动,与这段时间A股市场ST类公司股价连续下跌、同时退市公司大量出现有一定关系,市场比较担心相关公司出现退市风险,从而带来可转债的偿付风险。
资深市场人士提醒,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以高价买入可转债,其风险是比较大的,投资者要特别注意。多只可转债上演“过山车”行情。近期,多只上市公司可转债价格剧烈波动,先是经历连续大跌,一些可转债不仅跌破100元的面值,还一度刷新上市以来最低价格纪录。一些正股面临“面值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可转债跌势尤为猛烈,引起广泛关注。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6月有超过八成可转债价格下跌,其中广汇转债、中装转2、英力转债跌幅超过30%,另有多只可转债跌幅超过20%。曾几何时,可转债备受市场追捧,被视为一种攻守兼备的证券投资品种,其“债性”给可转债提供了较高的投资“安全垫”。另外,对于可转债新债而言,很多投资者几乎不看基本面,近乎无脑申购,若能中签,也总能实现盈利。近期可转债大面积深幅下跌的现象在近年的可转债市场可谓非常罕见。
记者发现,一些跌幅大、跌势猛的可转债同时伴随着公司正股的“面值退市”风险,相关公司正股近日跌破1元或逐渐逼近1元,正股近期跌势也同样猛烈。比如广汇转债的正股广汇汽车6月跌幅超过五成,东时转债、益丰转债、中装转2、裕兴转债的正股6月跌幅则均超过30%。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大跌后,上述可转债近期又大幅反弹,整体上演“过山车”行情,不过相关可转债价格离大跌前仍有一定距离。
7月1日,低价转债大幅反弹,截至收盘,东时转债大涨20%,广汇转债涨19.89%,岭南转债、鹰19转债、帝欧转债等涨超5%。为何出现此种现象?有市场分析认为,近期可转债的大幅波动,与这段时间A股市场ST类公司股价连续下跌、同时退市公司大量出现有一定关系,市场比较担心相关公司出现退市风险,从而带来可转债的偿付风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