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2月11日电(记者闫鹏)11日,中信证券发布最新策略报告称,投喂2715份2024第四季度基金季报给DeepSeek R1模型,发现各类基金经理普遍认同在2025年国内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托举下宏观经济复苏前景,业绩更好的基金经理相对更看好政策的有效性,大资金规模的基金经理更关注长期配置需求,以及资历越深的基金经理越偏好长期投资。

  中信证券将2亿元以上在管规模的主动公募基金根据过去2年业绩分位、在管规模、任职年限、所处区域4个维度内划分为12组,分别向DeepSeek投喂对应组别的基金季报当中的投资策略分析,提出政策宏观、市场环境、板块主题和个人评价等四方面19个问题,利用DeepSeek汇总了所有季报涉及到相关问题的内容。

  中信证券发现,近两年业绩更好的基金经理相对更看好政策的有效性。过去两年业绩表现在前1/3组的基金经理更相信逆周期调节的有效性,偏好高弹性机会,配置“成长 价值”并行,看好AI、新能源及自主可控等赛道。

  中1/3组的基金经理均衡思维较强,既承认政策积极,却不盲目追涨,倾向监测数据验证后再做动态调配,注重结构分化和自下而上研究,对确定性板块与主题兼顾。

  后1/3组的基金经理更担忧外部干扰与国内复苏不及预期,风格偏保守,重点布局红利等防御性强的板块,避免在热门概念涨幅过大时贸然介入,更在意稳健收益与回撤管理,主张在经济尚未明确反弹前阶段性防守,耐心等待更合适的布局时点。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对宏观经济逐步复苏已形成共识。中信证券在报告中指出,基金经理普遍认同在2025年国内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托举下宏观经济复苏前景。宏观政策方面,基金经理们普遍观点是国内的财政货币政策会持续发力,着力刺激消费;低利率环境延续,叠加海外紧缩周期趋缓,或为A股提供增量资金支撑估值。市场方面,普遍认为A股估值安全边际仍较高,低利率增强了权益资产吸引力,同时企业盈利和估值修复也可能推动市场震荡上行。

  具体在配置方面,基金经理们中长期看好主线聚焦“硬科技”(AI、新能源半导体国产化)、数字经济、绿色转型及调整后的消费、医药板块,同时也认可红利资产在当前具有一定防御价值。

  此外,在管规模维度下,中信证券发现,大资金体量下凸显长期配置需求。中小规模(2-50亿元)的基金经理在成长价值风格间配置相对均衡,看重“成长 价值”的并行策略,关注估值和长期预期的匹配度;而大规模(50亿元以上)的基金经理整体更乐观,资金量庞大且具有稳定的长期配置需求,聚焦高质量龙头的中长期布局,配置红利与成长风格并存,也对港股和出海机会保持相对信心。

  在任职年限维度下,资历越深的基金经理越偏好长期投资。10年以上资历的基金经理更看重大趋势和长期价值,对宏观周期与结构改革信心较强,倾向于配置具全球比较优势的核心资产;5-10年资历的基金经理更注重经济数据与政策节奏,追求在中观产业与基本面研究中平衡波段;5年以内资历的基金经理对短期交易与主题博弈更加敏感,偏好小盘和热门主题题材机会,根据市场情绪和事件催化积极调仓。

  在区域维度视角下,中信证券发现,华北地区基金经理关注政策节奏,华东地区基金经理对宏观较为谨慎,华南地区基金经理看好流动性宽松前景。华北地区基金经理相对更关注稳健运行下的行业分化,侧重政策时效到盈利兑现的节奏,风险上关注化债和国内复苏速度;华东地区基金经理对于“强预期、弱现实”的矛盾呈现谨慎乐观,风险上关注AI泡沫破裂和中美摩擦加剧;华南地区基金经理相对乐观,认为全球流动性宽松共振或助推A股、港股估值修复,关注粤港澳和出口优势产业,风险上关注外需波动和企业技术升级的不确定性。

  中信证券在报告最后提及,DeepSeek在归纳文本信息时可能存在不准确、不完整、语义理解错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