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百亿基金规模缩减,被动权益基金经理增至13名
【深圳商报讯】(记者詹钰叶)公募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随之曝光。目前百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只有不到90人,仅一人管理规模超500亿元。相比之下,被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显著增长,多人管理规模达到千亿级。业内预计,被动化时代开启后,中国的“标杆”指数有望迎来估值的系统性抬升,同时主动投资未来仍有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至去年末,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不足90人。其中,易方达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坤是唯一一名管理规模超500亿元的,为589.41亿元;景顺长城基金的刘彦春、中欧基金的葛兰管理规模均超过400亿元,分别为427.26亿元与404.51亿元;兴证全球基金的谢治宇、广发基金的刘格菘、汇添富基金的胡昕炜、富国基金的朱少醒等不到20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超200亿元。而2023年底,主动权益类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多达124人,彼时500亿“俱乐部”成员有3人,此前至多达10人。
与此相比,被动权益类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不断增长。据数据,至去年末,千亿级被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人数达到13名。其中,华泰柏瑞基金柳军的管理规模达到4409.23亿元,目前位居榜首;他旗下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最高,接近3600亿元。易方达基金的余海燕管理规模为3758.58亿元,旗下易方达沪深300ETF管理规模最大,接近2500亿元。华夏基金的赵宗庭、徐猛,易方达基金的庞亚平、成曦等4人管理规模均超过2000亿元,分别为2570.45亿元、2527.17亿元、2881.95亿元、2129.07亿元,旗下管理规模最大的产品分别为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与易方达沪深3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