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抑后扬的三季度到震荡回稳的四季度,A股开启新一轮行情以来,多方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一批主动权益基金也纷纷开始收复业绩失地。
不过与此同时,基金之间的业绩分化也依然显著。如果回顾9月24日至10月30日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全市场收益排行首尾的两只产品,其回报率差额超过100%。
主动权益基金踩中又或错失本轮A股行情,背后原因几何?伴随着三季报的水落石出,这份对基金在9月30日、即A股在新一轮放量上行早期持仓布局和分析思考的定格,与基金过去一个月以来的业绩表现产生了诸多映照。
记者注意到,本轮行情下,除了合同明确规定基金投资于特定板块——如北交所的基金外,在全市场选股的主动权益产品中,持股的集中性让幅度最大的“逆袭”,往往集中在中小规模基金。
其中在投资决策上,这些基金又体现出一个鲜明共性:其9月末以来的亮眼业绩,背后鲜有三季度的突然“精准漂移”,也并非依靠过于久久为功的押注,而普遍是在年初对重仓的细分方向进行了大幅调整、又在“蛰伏”了两个季度后等到了市场印证的结果。
相反地,尽管权益仓位环比前两季度更明显的提升是主动权益基金在三季度的明显特征之一之一,少数在三季度末依旧近乎空仓运作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四季度以来的收益能力便难免滞后。斩获高额收益的背后,是板块、仓位和时机“三位一体”的学问。
多只绩优基金年初集中“换道”
数据显示,从9月24日至10月30日一月有余的时间内,全市场近8000只主动权益型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平均增长了19.3%,其中97%均取得了正收益。基金的超额能力也有所回升,平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达到了近4%。
在这一波超预期启动的A股上行中,顺利“乘风”的基金又是否存在共性?
记者注意到,自9月24日起,同泰开泰A以97.65%的收益率高居主动权益基金收益榜榜首,是全市场唯一区间收益近乎翻番的基金。
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2024年以前,同泰开泰长期投资于沪深两市,但从2024年一季度以来,基金的投资思路出现了大转向:在一季报中,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更换为北交所上市公司。
基金经理王秀对北交所的信心,来自对A股在年内走出反转的信念。他曾在一季报分析中表示,展望未来,A股市场预计将迎来“年度级别上涨行情”,北交所市场也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实现震荡上升。
而在前三个季度里,同泰开泰也一直维持高仓位运作,产品持仓集中于先进制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消费等方向,尤其是北交所“专精特新”类公司。
9月24日-10月30日,在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强预期,让北交所如愿迎来了一波行情。统计显示,北证50指数在这一区间的收益率达到87.6%,成交额大幅提升,一系列相关基金的收益也高歌猛进。
遗憾的是,从历史表现来看,如此精准的“预测”并非国泰同泰的常态。如自2019年成立以来计算,基金当前仍处于亏损状态,近三年的亏损超50%,距离收复业绩失地依然任重道远。
不过在投资风格上,同泰开泰的操作确实是很多实现四季度业绩领跑的、主动权益基金的缩影。除去一批明确限定投资于北交所领域的基金,在近一个月收益榜的前列,出现了不少同样在年初突然“换道”的产品。
例如9月24日以来,德邦鑫星价值A的收益率高达67.88%。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在2023年,基金经理重仓了一整年的医疗股,但今年一季度开始,基金经理同样选择完全“换血”了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并开始全面押注算力赛道。今年4月到9月初以来,德邦鑫星价值的跌幅一度超过40%,不过基金经理始终“看好以光模块为核心代表的人工智能算力方向”。
直到9月末以来电子板块在A股“牛市”中的领跑,让德邦鑫星价值迎来了“柳暗花明”。而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后续仍将保持对光模块的持续深耕:“光模块作为少数能够真正受益于全球AI建设浪潮的领域,前期的业绩释放能力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且后续伴随下游景气度向上、新产品的迭代以及新技术的升级,有望继续保持可观的业绩成长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