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提出,到2026年,我国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形成庞大市场规模。伴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创新技术群体突破、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国际合作深度协同等新特点,亟须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
《指南》围绕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7个部分制定相关标准。
优化后的文章:
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该指南提出了到2026年的目标,即我国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将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将超过50项,以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此外,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将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将更加凸显。同时,我国还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随着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创新技术群体突破、行业应用融合发展、国际合作深度协同等新特点。因此,完善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指南》将围绕基础共性、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智能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型工业化、行业应用、安全/治理等七个部分制定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