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十大虚假广告经典案例”,内容涉及到护肤品、诊疗、食品类、房地产业等多个重点领域。在其中,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编造夸大商品实际效果”虚假广告案,被重庆市场监管局点名曝出,并处罚20万人民币。
欧莱雅品牌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广告处副处长杨栋舶在接纳访谈时表达:“此次曝出的(十大虚假广告)案例中,我们曝出了一起国际知名品牌的虚假宣传,它编造夸大了商品实际效果。”
据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信息内容,被告方(欧莱雅中国)在重庆某百货商店“欧莱雅”专卖店印刷广告词,其内容带有:“法国碧欧泉8天、皮肤宛如新生愈颜、弹润、晶莹剔透源于活源精华的愈颜力、奇迹sf水肌底液精华液、不管年纪,不管皮肤情况、8天皮肤宛如新生、大牌明星至爱之选、许多人印证8天奇迹sf、68800人早已受到奇迹水带来的皮肤新生......”等广告语。
经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清,被告方所述广告词属编造夸大商品的实际效果,其广告语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四)项之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2019年6月,重庆市江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出行政处罚,勒令被告方终止违纪行为,处以罚款20万元。
欧莱雅高管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就此事接到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联系,并在第一时间与经办单位进行了积极沟通。另外,也马上采用了相关对策,包含撤销全部相关宣传材料,对外部环境开展了专项检查,以确保将来对宣传用语的精确性保证更细致的把控,和对审批规章制度做进一步优化。”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廖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官方微信详细介绍,虚假宣传,是指“广告词内容是虚假的或是非常容易让人误会的,一就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所出示的商品或是效果品质不符合,另一就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
据统计,此次在重庆遭受惩罚的商品为欧莱雅主打高端化妆品“碧欧泉”,而该商品归属于的高端化妆品单位,已持续好几个季度保持二位数以上的营业额提高。据上个月公布的2019年欧莱雅三季度财务报告,高端化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率18.4%至27.52亿欧,领跑欧莱雅大众护肤品、专业美发用品、活性护肤品等单位。而在2019年一二季度,这一单位增长速度各自为19%和13%。
特别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欧莱雅(中国)初次出现虚假宣传广告。据天眼网信息,仅2019年10月11日和8月15日,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欧莱雅(中国)就连续2次因“虚假广告”,受销售市场监督机构行政处理。在其中,8月15日那一次行政处罚中,欧莱雅(中国)还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处罚20.5970万余元,并勒令终止投放广告。
欧莱雅奇迹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前,欧莱雅(中国)还于2016年9月21日,因“利用网址对商品的特性作让人误会的虚假广告”,遭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并处罚10万余元。早之前就有百度乱放虚假广告引发的事件,直到现在“五花八门”的广告还越来越多,商家为了挣钱无所不用其极,虚假广告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