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X
OK欧意app

主流交易所一应俱全,立即下载进入加密世界

立即下载认证享受新用户福利

  【迷雾中的乱象,最是蛊惑人心。】

  1

  教育优待这个词,是在2004年提出来的。

  《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规定:

  对退役士兵、残疾军人、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现役军人子制定的教育优惠政策,从而体现国家和社会对优抚对象的关怀,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

  主要的优待对象,是烈士、是因公牺牲的公安民警、消防战士。

  军人优先、烈士家属关爱照顾,这没什么好说的,对于此类的教育优待,民众也一直表示赞同。

  并且,针对这类特殊贡献的人群,他们的子女享受到的“教育优待”,实则有限。

  小学就近入学,公办学校免学费;中考有个加分政策,10分20分的样子。

  少数民族的考生,也享有这个“优待”。

  只是这一次,长沙的“改革”,并不在此列。

  2

  3月24日,长沙市教育局公布了2025年长沙中考中招制度,在“规范政策性优待项目”方面明确:

  自2025年起,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

  也就是说,普通家庭的子女,继续参加中考,以分数为界限,在统招计划内名额划取录用。

  而针对高层次人才子女,则是“优待招用,单列。”

  这就是等于开了超级VIP通道了。

  而在此之前,长沙前两年就发布过人才引进计划,当然,不只是长沙,全国一线城市,都有人才引进计划,硕博、科研人员、技术人才,都有人才引进计划政策惠利。

  给房给车给钱的,都不在少数。

  很明显,长沙这次中考改革,是针对人才引进计划的,进一步补充。

  “人才你看,你来长沙,不仅我们关照你,还关照你的子女,中考单列不统招。”

  这就很有诱惑力了。

  可是权力寻租的时候,职务之便的时候,VIP通道开启的时候,往往就是最容易搞暗箱操作、走人情世故流程的时候了。

  查了一下,长沙的人才引进计划,分为ABCD四类人才。

  其中,A类的条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B类的条件有“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鲁迅文学奖获奖者”;

  C类的条件有“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D类的条件有“长沙市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年薪50万元以上的高级经营管理和研发人才”等。

  ABC三类就不说了,重点是D类,年薪50万经营管理和研发人才,包括国企单位的高管和主任,都算在此类之中。

  这里面,门道就很大了。

  “社会名人、专家代表,混个新兴产业的高级经营管理职位,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样说的话,直播也是新兴行业,500万粉丝的长沙本土网红大主播,也算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了。”

  补充一个冷知识,之前李佳琦去上海买房落户,就是被上海的“特殊人才引进计划”,给弄过去的。

  而据公开信息显示,今年3月,《长沙市第42批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名单公示》发布,共94人,其中B类1人,C类12人,D类81人。

  94个人,D类人才81人。

  你细品。

  《教育法》第九条明确了公民的教育权利和义务: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高衙内们身份证都准备好了吗?这边的萝卜坑已经给你们挖好了。”

  长沙这边开了头,估计后面其他城市,也会同步跟进。

  那就不是“单列”了,而是“特招”。

  3

  再说说“高层次人才引进”这事。

  一般来说,都是一线城市花钱,吸引硕博士人才落户,或者知名高校,自主招生特殊人才的专项录用。

  比如北大招体育特长生,央美招民间画家。

  这种人才引进计划,一定程度上确实引进了一些被埋没的特殊人才,但有时候也会因为“名人效应”和“特殊关系”,招进来一些废物。

  比如,“知网是啥”的明星翟博士。

  关于这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我说三个人物案例。

  第一个,苏州马翔宇。

  马翔宇1992年的,清华本硕,正儿八经的天之骄子,因为人才引进计划进了苏州商务局,在商务局干了5年,还是个基层科员,因为得罪了领导,一直被穿小鞋。

  第二个,核酸大王张核子。

  张核子,中医大毕业之后,被深圳公安局以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到深圳市公安局工作,筹办中国最早的DNA鉴定中心。

  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了一个“刺头”,领导不高兴了。

  干了不到一年,张核子辞职了,离开了深圳市公安局,自主创业,成立了深圳市红石别墅装饰公司。

  最后,张核子又将目光从装修转向基因市场,成立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了一个竹篮打水。

  第三个,北大L公子。

  L公子进北大,他老爹打了一个电话,L公子北大保研,他老爹连电话也不用打了。

  最后,L公子飙车横死街头,连带着L家族,集体没落。

  人才引进计划,要了L公子的命,也终结了L家族的政治生命。

  大家看看这三个“人才引进计划”,一定程度上,只有苏州的马翔宇,算是真正的人才。

  可偏偏这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反而被打压。

  偏偏是那些沽名钓誉、背景深厚的“非人才”,能够轻而易举地拿下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企及不到的“优厚资源关照”。

  领导们却指望张核子,L公子,翟博士这样的“人才”,去带动城市发展活力,去创造新兴产业,去为当地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真是要笑死。

  4

  父辈的荣耀,归父辈;子女的痛苦,由子女承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痛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反对这种父辈庇佑,以及资源垄断的门阀宗族传承。

  鲁迅多伟大,他一样告诉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对比贾浅浅的屎尿屁诗歌,高下立判。

  梅贻琦、陈寅恪、梁思成林徽因这些人才,他们的子女也没有享受到“教育优待特招进清华北大”。

  梅贻琦当清华校长的时候,好朋友的孩子考清华少了3分,梅贻琦都婉言谢绝了,“这里虽然学术自由,但是也讲求平等。”

  难不成,今天特殊人才引进计划里招来的这些“D类人才”,比当年的鲁迅、陈寅恪、梁思成还要“人才”?

  真要是人才,根本就不用单列,你就是放到统招里面,他一样鹤立鸡群。

  反之,如果是个庸才,你以人才之名给他招来了,最后一样大号练废掉。

  L公子本人,L老爹,翟博士本人,以及北大,想必都很后悔,对于这个“人才引进计划”的落实。

  单列录用,弄进来一个庸才也就罢了,就怕你引进了一个祸水。

  一朝反噬,四方遭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