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从板块来看,军工、有色金属概念股逆势大涨,汽配股震荡走强,机器人概念股局部活跃。下跌方面,固态电池展开调整,算力概念股震荡走低。ETF涨跌幅方面,国防ETF、军工龙头ETF涨超2%。有券商表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军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企业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积极探索新技术在军工领域的应用,推动军工产业发展。
【导读】3月6日上证50ETF资金净流入达17.5亿元见习记者张舟3月6日,A股市场单边上行,沪指涨逾1%,深成指涨1.77%,创业板指涨逾2%。软件、互联网指数爆发,AI智能体方向领涨,算力产业链涨幅居前。股票ETF整体遭遇资金净流出21.06亿元,部分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细分品类中,行业ETF和宽基ETF净流出居前,分别净流出9.04亿元和8.46亿元。
近期,公募基金对A股市场的调研热度持续升温,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高成长性赛道成为机构关注的焦点。其中,与科技相关的受益细分行业、AI技术层面的应用以及相关业务发展情况是机构调研追踪的重点问题。业内人士分析称,科技创新是本轮行情的主线,并已在市场上得到充分的验证,3月份仍有望成为主线。聚焦四大高景气行业公募基金对A股公司的调研活动大幅增加。
2025年刚过两个月,权益ETF市场便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截至3月6日,年内已有12只新成立的权益ETF有效认购户数均突破1万户。其中,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鹏华科创板综合ETF、景顺长城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ETF等8只权益类ETF的个人持有比例超90%,成为个人投资者的“心头好”,甚至出现近乎个人投资者“包揽”的现象。
2月基金发行市场已经落幕。整体来看,受到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2月份基金发行数量、规模环比下降,但单只基金的发行规模却明显上升,显示出基金发行市场的较强活力。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作为统计标准,截至2月28日,2月新成立基金总数达55只,发行份额合计657.86亿份,单只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为11.96亿份。
进入2025年,权益类发起式基金的发行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成为公募基金市场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年内已有26家公募机构新成立36只发起式基金。其中,属于权益类发起式基金的共有31只,发行总规模超18亿元,相比2024年和2023年同期,增长明显。业内人士表示,这表明公募机构正加速布局权益市场,通过发起式基金“自掏腰包”抢抓投资机会。
今年,来自内地的南向资金对港股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年初至今狂买超3000亿元,仅有几个交易日净流出。至此,内资似乎主导了港股市场的话语权。3月6日,香港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创下阶段新高,科技股和AI概念股全面爆发。恒生指数上涨3.29%,突破24000点大关,收盘报24349.6点;恒生科技指数突破6000点大关,报收6068.77点,涨幅5.4%。
近期A股、港股市场震荡走强,头部私募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长期机会更趋乐观。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千亿私募景林资产管理合伙人、基金经理高云程日前在一场内部沟通会上表示,我国经济在历经数年的转型之后,已经在以智能制造为新增长点的发展模式下,开启了新的增长周期。制造业将与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截至目前,景林资产的资产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是国内头部私募机构。
市场全天高开高走,创业板指领涨。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AI方向,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AI应用方向集体爆发,AI智能体板块领涨,算力概念股持续走强,机器人概念股反复活跃。ETF涨跌幅方面,恒生互联网ETF涨近8%,云计算、信创、软件等ETF涨逾6%。有券商表示,港股长周期牛市在去年四季度就已经确立了,当前是牛市的延续。
在A股市场整体回暖以及市场信心逐渐修复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公募定增项目普遍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按定增上市日统计,截至3月5日,今年以来共有8家公募机构参与到10家A股公司定增,合计获配金额达35.79亿元,按3月5日收盘价计算,合计浮盈金额达8.49亿元,浮盈比例达23.73%。按3月5日收盘价计算,今年以来公募机构参与定增的项目今年实现浮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