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方凌晨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的披露,“专业基金买手”公募FOF(基金中的基金)的持有基金情况和资产配置思路也浮出水面。截至3月30日记者发稿,已有200余只公募FOF发布了2024年基金年报。整体来看,大多数公募FOF在2024年实现了净值增长,不同基金管理人在多元化配置资产方面有不同的选基偏好。同时,多位基金管理人看好今年权益类资产的投资价值。
3月以来,伴随A股的震荡调整,不同类型的股票ETF的份额发生明显变化。一方面,沪深300、中证A500等宽基ETF成为资金主要流出方向;另一方面,港股科技、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硬科技方向ETF份额持续增长。回顾2024年,多只宽基ETF的份额显著增长。
过去四年,A股持续震荡,部分个股出现了较大回撤。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过去四年却是一场低估值、高现金流和高分红个股的牛市。比如,迄今为止,国企红利成份股在过去四年的时间中,三成个股上涨超过1倍,九成个股已经创出了2021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人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投资者喜欢牛市而厌恶熊市,当熊市初露狰狞的面容,投资者往往望风而逃。
对于下周而言,有一个时间点大概率会被写入未来的经济学教科书——被广泛认为损人不利己的“特朗普对等关税”将在当地时间4月2日出炉,公告时间大致对应北京时间下周三深夜至周四凌晨。但眼下最大的问题,是美国政府到现在都没搞清楚这个税要怎么征。
权益类基金发行热度不减。3月29日,10余只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一同发布发售公告。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前脚刚拿到批文,后脚就迅速开启发售,可谓高效。开年以来,基金公司积极布局权益类基金,数据显示,约70只权益基金目前正处于发行阶段。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有望为A股市场持续带来增量资金。
在29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高层论坛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透露了下一步的政策思路。
柳军、庞亚平、葛兰、冯明远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动作,在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及相关公告中露出“蛛丝马迹”。据记者梳理,公募机构加仓的方向,主要聚焦AI(人工智能)、新能源、医药等板块。AI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获得公募机构等“专业买手”青睐。
首批基金2024年年报出炉,机构持仓路线图浮现。近日,中庚基金、九泰基金、明亚基金等公司率先披露了旗下基金的2024年年报。多只基金的隐形重仓股曝光,最新投资策略也公之于众。年报显示,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经济基本面逐步改善,权益资产性价比凸显,有较多结构性机会可以把握。
3月2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承销办法》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明确由证券交易所制定IPO分类配售具体规定,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股份。《承销办法》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修改。一是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
仅19只,广发小盘成长混合的持股数量降至历史最低。3月28日晚间,广发基金副总经理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混合基金2024年年报率先披露,该只基金持仓中的隐形重仓股和最新观点也随之出炉。此前3月25日,该基金公告称,同时增聘陈韫中、吴远怡为基金经理。至此,刘格菘目前6只在管产品中,已有半数与他人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