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们紧紧抱团在一起的红利资产,开始出现微微松动的迹象。
变化就发生在今年二季度,一些此前连续多个季度重仓红利资产的基金,开始逐步减持相关标的。背后的原因不言自明:越来越多的红利个股开始变得昂贵,投资性价比下降,红利行情可能已经进入中后期。卖出红利个股的基金经理,开始瞄准新的方向:更具性价比的成长类公司或是基于经济逐步向好逻辑的标的。
同时,红利资产还是有相当多的“拥趸”,部分基金经理放弃了此前自己擅长的赛道,将持仓转向红利资产,甚至连续多个季度持续加仓。他们的逻辑也很清晰:红利投资并不是单纯看股息率高低,而在于企业商业模式的稳定性;此外,在中短期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红利因子仍持续有效。
市场对于红利资产的分歧正在加大,在一致性预期瓦解后,红利资产将走向何方?
部分基金经理持续加码,刚刚过去的上半年,A股行情跌宕起伏,但仍有结构性主线从快速轮动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红利资产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2024年以来,截至二季度末,上证红利指数收获了7.75%的涨幅,公募持仓也伴随着红利资产的一路上涨而逐渐集中。“今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在个股方面已经呈现出一定的抱团特征,另外,公募基金连续加仓的前两大重点行业分别为有色金属、电力及公用事业。”一位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一季报公募基金整体增持的个股数据显示,一季度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十只股票中,出现了紫金矿业、洛阳钼业、中国海洋石油三只红利相关个股,中金黄金、新集能源、中国石油、中国船舶、中国铝业、中国核电等红利相关个股也在一季度得到了公募基金较多的增持。
一些此前持仓有着鲜明的消费或科技烙印的基金经理,持仓也随着红利资产走强发生了重大转变。知名基金经理焦巍管理的银华富裕主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一季度末,银华富裕主题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就出现了中国海油、中国移动、中国核电、国投电力、中国神华等红利相关个股。但彼时,焦巍的持仓中仍有山西汾酒、青岛啤酒、贵州茅台等消费股。二季度末,焦巍继续大手笔加仓红利方向的相关个股,与一季度末相比,青岛啤酒、贵州茅台退出前十大重仓股,海尔智家、长江电力新进前十大重仓股。
“二季度基金加大了对红利模式公司的配置,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公用事业两个行业,其特点是净资产收益率(ROE)不高,但市净率和市盈率双低。”对于持续加仓红利资产,焦巍解释说,红利投资并不是简单看股息率高低,而是在于其商业模式稳定性和资本消耗的阶段性。他认为,如果在一定阶段内,资本投入回报率的下降成为主导因素,原来部分低估值的能源和公用类公司,则可能出现估值的系统性提升。
新锐基金经理许拓管理的永盈信利优选因重仓红利资产,业绩表现位居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前列。二季度,该基金进一步增持了相关个股,除进一步增持了华能国际(H)外,华能国际(A)、中国广核(H)、中国核工业(H)、中国核电等均是新进前十大重仓股。
“减持悄然出现”,部分基金经理二季度的持续加仓印证了红利资产的热度尚未褪去,但一些此前坚定重仓红利资产的基金经理对相关个股的减持也表明了红利资产“抱团”现象已经开始松动。
“从二季度开始,我已经开始逐步降低红利资产的持仓。”一位此前一直重仓红利资产的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当前红利赛道已经过于拥挤,逐步降低红利资产持仓后,“我会自下而上买入一些估值已经进入合理区间的成长股”。
与他想法且行动一致的基金经理并不在少数。谭丽管理的嘉实价值精选二季度持有中国海洋石油的数量相比一季度减少了29.39%,中国神华也退出了嘉实价值精选前十大重仓股的行列。谭丽表示:“在二季度适度减持了部分红利资产,主要是上游资源类品种,这些品种也是过去两年涨幅较大的资产。”
睿远基金旗下两位知名基金经理傅鹏博和赵枫管理的产品也在二季度减持了红利相关个股。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在二季度减持了100万股中国移动。他直言:“过去三年,资金在食品、新能源<板块拥挤抱团,风险收益比不断降低,近期在红利和银行板块也出现了类似现象。”赵枫也表示,调整了持仓结构,减持了市场预期较高、股价涨幅较大的资源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