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汇汽车股价重挫70%,公募、险资、信托集体“踩雷”,预测机制何在?
多番“自救”未果后,从7月17日起,A股汽车经销商广汇汽车锁定面值退市。
面对股价的连续下跌,广汇汽车曾尝试通过发布股权转让等消息来提振股价,但最终未能改变其面值退市的命运。
根据公开信息,广汇汽车是一家乘用车经销与服务集团,成立于1999年,2015年6月借壳美罗药业登陆A股,最高时市值超过1000亿元。
然而,自2015年以来,广汇汽车的股价进入了长期的下跌通道,尽管在此期间A股历经了几轮牛熊转换行情,但广汇汽车的股价始终未能反转。
值得注意的是,广汇汽车的股东户数为10.65万户,其中包括一些公募基金和险资。例如,北信瑞丰基金-招商银行-陕国投-陕国投·金玉11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有广汇汽车6956.5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86%。
另外,从截至2023年末完整的公募基金持仓来看,依然有48只基金持有广汇汽车2615.42万股。其中,南方绩优成长混合A持有数量高达1310.65万股,是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
面对广汇汽车的面值退市,这些基金可能会陆续发布下调估值公告。但是,对于公募基金来说,事前预判机制的重要性显然要大于事后的调整。
为何面对一只股价进入显著下行周期的公司,公募基金迟迟未能彻底调仓?信托等集合资管产品为何要在长期持有中遭遇了高达70%的亏损?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总的来说,广汇汽车的案例再次提醒了投资者,投资基金时不仅要看基金的历史业绩,还要关注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能力。
同时,也提醒了基金管理人,要做好事前预判,及时调整投资组合,避免因单个股票的风险导致整个基金的损失。
编辑:XXX
邮箱:XXX
电话:XXX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