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成管理国投瑞银基金,规模跌破百亿元
施成管理的基金披露了二季报。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施成的管理规模已经降至百亿元以下。
从持仓来看,施成二季度对重仓股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多只基金减持了宁德时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持续坚守新能源板块,其管理的多只基金近两年的跌幅已经超过60%。
截至目前,国投瑞银基金施成管理的基金共有6只(A、C份额合并计算)。最新披露的二季报显示,这6只基金的累计规模约为95亿元。这也意味着,施成的管理规模降至百亿元以下。
回顾今年一季度末,其管理规模约为120亿元,而在2022年6月底时,施成的管理规模曾达到247亿元。规模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卸任。今年6月份,施成离任了国投瑞银景气驱动混合的基金经理,不过该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规模不到4亿元。原因之二就在于基金净值的持续下跌。施成管理的多只基金在过去的二季度跌幅超过15%,比如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二季度跌幅为15.59%;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A二季度跌幅为15.45%;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A二季度跌幅为15.48%。
如果从近两年的业绩来看,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的跌幅都超过了60%。另外,投资者也在不断赎回。以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为例,该基金截至2022年6月底时,份额约为12亿份;截至今年6月底,份额约为11.26亿份。当然,也可以看出,部分投资者选择了“躺平”。
除了规模下降,从二季报来看,施成依然坚守新能源板块,但对个股的持仓进行了一些调整。其管理的几只基金,持仓相似度较高。以其管理时间最长的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为例,该基金二季度减持了宁德时代、科达利、天齐锂业,而新进前十大重仓股的个股是多氟多、赣锋锂业,退出前十大的是华友钴业和盛新锂能。其他几只产品也存在类似情况,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等基金均在二季度明显减持了宁德时代。
施成在二季报中表示:“我们投资的领域,实际上许多环节已经度过供需最紧张的时期,部分环节的盈利已经开始复苏。特别是其中的龙头企业,在行业过剩的背景下仍有较强的盈利能力,预计未来这些公司将首先扩大市场份额,之后提升盈利能力。上游资源品,以及具备资源属性的化工品,目前的价格很可能已见长期底部。预测最晚2024年底后,供给不是新能源大多数环节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在全球市场如何打开的问题下,需求成为了是否有行情的主要矛盾。”
此外,继一季度判断“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业绩成长行业,整体的盈利下行走到了尾声”之后,二季度施成继续强调“部分环节在2024年已经出现了盈利的回升。储能、重卡等新需求的提速也在路上,看好2024~2025年能够兑现成长的公司”。只是不知道,这份坚持何时才能迎来净值持续上涨的那一刻。对于两年前买入的投资者而言,如果是50%的浮亏,意味着未来需要涨幅达到100%才能迎来解套。
从持仓来看,施成二季度对重仓股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多只基金减持了宁德时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持续坚守新能源板块,其管理的多只基金近两年的跌幅已经超过60%。
截至目前,国投瑞银基金施成管理的基金共有6只(A、C份额合并计算)。最新披露的二季报显示,这6只基金的累计规模约为95亿元。这也意味着,施成的管理规模降至百亿元以下。
回顾今年一季度末,其管理规模约为120亿元,而在2022年6月底时,施成的管理规模曾达到247亿元。规模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卸任。今年6月份,施成离任了国投瑞银景气驱动混合的基金经理,不过该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规模不到4亿元。原因之二就在于基金净值的持续下跌。施成管理的多只基金在过去的二季度跌幅超过15%,比如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二季度跌幅为15.59%;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A二季度跌幅为15.45%;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A二季度跌幅为15.48%。
如果从近两年的业绩来看,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的跌幅都超过了60%。另外,投资者也在不断赎回。以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为例,该基金截至2022年6月底时,份额约为12亿份;截至今年6月底,份额约为11.26亿份。当然,也可以看出,部分投资者选择了“躺平”。
除了规模下降,从二季报来看,施成依然坚守新能源板块,但对个股的持仓进行了一些调整。其管理的几只基金,持仓相似度较高。以其管理时间最长的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为例,该基金二季度减持了宁德时代、科达利、天齐锂业,而新进前十大重仓股的个股是多氟多、赣锋锂业,退出前十大的是华友钴业和盛新锂能。其他几只产品也存在类似情况,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等基金均在二季度明显减持了宁德时代。
施成在二季报中表示:“我们投资的领域,实际上许多环节已经度过供需最紧张的时期,部分环节的盈利已经开始复苏。特别是其中的龙头企业,在行业过剩的背景下仍有较强的盈利能力,预计未来这些公司将首先扩大市场份额,之后提升盈利能力。上游资源品,以及具备资源属性的化工品,目前的价格很可能已见长期底部。预测最晚2024年底后,供给不是新能源大多数环节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在全球市场如何打开的问题下,需求成为了是否有行情的主要矛盾。”
此外,继一季度判断“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业绩成长行业,整体的盈利下行走到了尾声”之后,二季度施成继续强调“部分环节在2024年已经出现了盈利的回升。储能、重卡等新需求的提速也在路上,看好2024~2025年能够兑现成长的公司”。只是不知道,这份坚持何时才能迎来净值持续上涨的那一刻。对于两年前买入的投资者而言,如果是50%的浮亏,意味着未来需要涨幅达到100%才能迎来解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