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特别是上市QDII基金,因其高溢价特性持续受到市场关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0余只QDII产品发布了超过400次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其中3只产品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次数超过了60次。
跨境ETF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尤为引人关注。尽管基金公司不断提示风险,但资金追捧的热情仍然高涨。据记者调查,围绕这些高溢价的跨境ETF产品,已经聚集了一群炒作资金,其中包括中小型私募、牛散和组团的散户等。
以纳指科技ETF基金为例,其溢价风险提示持续高挂,甚至引来多家券商发布提醒公告称,该产品已被交易所列为重点监控对象,交易所将对该证券的异常交易行为进行严格认定。然而,围绕着这些高溢价基金,已经有一批资金“上下其手、大快朵颐”。
以纳指科技ETF基金为例,今年1月至6月的成交额分别为99.45亿元、130.61亿元、253.47亿元、137.71亿元、159.09亿元和295.09亿元。而仅7月份的前5个交易日,纳指科技ETF的成交额就已经高达73.29亿元。
这种高换手率的背后是极高的成交额。例如,日经ETF同样是呈现双高特征,1-6月其成交额为378.54亿元、237.40亿元、69.88亿元、26.57亿元、15.21亿元和31.24亿元,同期换手率为3841.13%、2434.84%、686.59%、277.03%、164.32%和339.41%。
活跃的成交背后是形形色色的资金。观察上述基金产品的投资者交流平台可以看到,围绕着这些活跃标的,有一大批散户投资者在各个渠道交流信息,在标的异动之时,不乏投资者组团进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