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QDII基金密集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和限购公告。据统计,年内已有35只QDII基金发布了超过400次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逾200只QDII基金目前处于限购状态。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高溢价买入往往可能承受溢价回落、底层资产波动等风险,导致投资损失。由于涉及海外证券市场投资,QDII基金的风险通常较高。建议普通投资者保持理性、谨慎投资,按照投资者适当性选择合适的产品。
7月4日盘前,华夏纳斯达克ETF发布公告称,近期,华夏纳斯达克ETF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较大幅度溢价。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同一天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的还有包括博时标普500ETF、博时纳指100ETF、华夏日经ETF等在内的多只QDII产品。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35只QDII产品合计发布了超过400次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其中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华夏野村日经225ETF等3只产品均发布了60次以上的溢价风险提示公告。从二级市场来看,目前多只QDII基金出现较高溢价。截至7月3日收盘,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ETF溢价率高于15%,此外,包括博时标普5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QDII)、国泰标普500ETF等多产品溢价率均高于5%。
记者注意到,QDII产品表现亮眼。今年以来,景顺长城基金纳指科技ETF涨幅超过50%,博时基金纳指100ETF、国泰基金纳指ETF、华安基金纳斯达克ETF、广发基金纳指ETF等在内的20多只QDII产品涨幅超过20%。与此同时,日前QDII基金也在密集限购。
单单7月4日,摩根资产管理旗下就有十只QDII产品集体发布了暂停大额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的公告,进一步降低了限购金额。具体来看,摩根日本精选股票(QDII)、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摩根欧洲动力策略股票(QDII)、摩根海外稳健配置混合(QDII-FOF)、摩根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摩根全球天然资源混合(QDII)、摩根全球新兴市场混合(QDII)调整后,限制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金额均降至1万元,有美元份额的产品限购额降至1000美元。
摩根标普500指数(QDII)、摩根全球多元配置(QDII-FOF)的人民币份额限购额为5万元,美元份额限购额为5000美元。同日,博时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博时标普500ETF联接也发布公告称,投资者如通过代销渠道申购,人民币份额的限购金额降至5000元,美元份额降至750美元。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市场上共有203只QDII基金(只统计主代码)处于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状态。其中有16只产品限购金额在1000元以下,最低下探至100元。
谈及多只QDII产品大幅溢价、频频限购的原因,西南证券张刚认为,首先,财富效应的带动,吸引申购规模大幅增加所致;其次,人民币汇率走贬,形成短线资金的套利机会。近期多只QDII产品大幅溢价的原因主要是纳指等QDII类产品近年来表现比较突出,尤其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比较好,引起投资者的关注。总体来看,我们看好美股科技龙头等通过深厚研发、经营实力将预期兑现为业绩的能力,不过短期需注意交易拥挤带来的股价波动。也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纳指相关ETF备受资金青睐主要是因为美股市场科技股行情火爆,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头部企业股价上涨,带动了美股各大宽基指数的上行。投资者对海外尤其是美科技股的配置需求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