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瑞合基金亏损,基民拒付管理费超三千万元
"“赚钱才收管理费,不赚钱就退钱”走进现实。
南方瑞合三年因前一个封闭期内未能取得正收益,而退回3200余万元管理费至基金资产,引起市场讨论。事实上,这并非业内首只因业绩不达标而“白打工”的产品。在全行业范围内,费率向下已成主旋律,公募管理人在这一领域已有诸多创新探索。
亏损的基金到底该不该收管理费?引发热议的背后,是投资体验不佳的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依靠管理费旱涝保收的质疑和不满。在业内人士看来,保护投资者利益既要靠管理人的道德与觉悟,又要靠利益分配机制的不断优化。创造价值,才能共享价值,基金公司需提升自身投研能力和服务质量。
“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日前,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南方瑞合三年已于9月6日起进入新一轮开放期,但因业绩未能达标,将于9月5日返还最近三年的管理费至基金资产。作为一只分档固定费率基金,南方瑞合三年是业内此前对费率改革的一次创新探索,即“赚钱才收管理费、多赚不多收”。基金合同规定,每个封闭期的最后一日,若基金份额的期末净值小于或等于期初净值将全额返还前一开放期的管理费至基金资产。也就是说,只有产品在封闭期收益为正时,基金公司才能获得劳动报酬。
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南方瑞合三年的累计单位净值为1.5799元,低于2021年9月15日1.7456元的期初净值。从业绩表现来看,南方瑞合三年的区间收益为-9.75%,跑赢业绩比较基准5.27个百分点。
那么,这只产品大概要退回多少管理费?据定期报告,该产品2021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管理费合计为3447.1万元。去年7月,该产品将管理费从1.5%降至1.2%,以当年半年度月平均管理费估算,南方瑞合近三年的管理费约为3277万元。需要注意的是,因该封闭期产品运营时间并非完整的半年度区间,这一预估数据可能有一定误差。
“这几年来市场接连下跌带来净值连续下挫,投资者体验很差,都在怀疑管理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南方瑞合三年此前作为行业试点浮动管理费的代表产品之一,履行基金合同的约定退回了管理费,受到关注也在情理之中。”一位基金业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事实上,这并非业内首只因业绩不达标而“白打工”的产品。9月6日,东方红产业升级公告称,因去年9月6日至今年9月5日的收益率为-21.19%,本季度对日区间适用的管理费率为0。
据第一财经查阅,除了前述产品外,公募管理人在管理费领域已有诸多探索,例如在基金份额净值跌破收益增长线期间暂停计提管理费、目标触发自动清盘且累计收益小于3%不收管理费以及现存较多的浮动费率基金。
所谓浮动费率基金,是一种根据特定条件进行调整的管理费收费方式,这些条件包括投资者持有时长、基金的产品规模或业绩表现。以一只与业绩挂钩的产品为例,该基金管理费由基础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两部分组成,其中50%为固定管理费,另外50%为或有管理费。在每个封闭期的最后一日,若基金份额的期末净值小于或等于期初净值,该封闭期内的或有管理费全额返还至基金资产。
在业内人士看来,浮动费率的设计思路旨在从利益机制上将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持有人绑定,增强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者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正向效应。不过从阶段性结果来看,产品的业绩表现并未如预期般亮眼。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目前市场上共有142只收取浮动管理费的产品(仅计算初始基金),包括72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在有近三年数据的主动权益类产品中,区间收益为正值的有38.31%、10.2%。而亏损最多的光大阳光智造A,近三年已累计下跌60.57%。
亏损产品该不该收费?
近年来,A股市场表现萎靡不振,公募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也并不亮眼。Wind数据显示,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已经连续收获6个“半年阴”,截至9月6日,该指数累计下跌41.81%。
因此,即使有费率方面的优惠,投资者的不满也在持续扩大的基金亏损中不断积累。尤其是绝大部分在2021年发行的三年期产品业绩纷纷“滑铁卢”,让“看着产品亏损越来越大却不能止损”的投资者们体验感越发不佳,并提出疑问:亏损的基金到底该不该收管理费?
第一财经记者与多位投资者交流后发现,大致可以分为“挣钱才有资格收钱”和“如果觉得只能赚不能亏就不该买基金”两类。“把钱交给专业人士管理,就是希望能赚钱。那问题是亏损了受损失的是我们,为什么他们还能赚钱?”其中一位投资者小张(化名)认为,收管理费隐含的前提应该是让投资者赚到钱。
南方瑞合三年因前一个封闭期内未能取得正收益,而退回3200余万元管理费至基金资产,引起市场讨论。事实上,这并非业内首只因业绩不达标而“白打工”的产品。在全行业范围内,费率向下已成主旋律,公募管理人在这一领域已有诸多创新探索。
亏损的基金到底该不该收管理费?引发热议的背后,是投资体验不佳的投资者对公募基金依靠管理费旱涝保收的质疑和不满。在业内人士看来,保护投资者利益既要靠管理人的道德与觉悟,又要靠利益分配机制的不断优化。创造价值,才能共享价值,基金公司需提升自身投研能力和服务质量。
“不赚钱不收管理费”
日前,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南方瑞合三年已于9月6日起进入新一轮开放期,但因业绩未能达标,将于9月5日返还最近三年的管理费至基金资产。作为一只分档固定费率基金,南方瑞合三年是业内此前对费率改革的一次创新探索,即“赚钱才收管理费、多赚不多收”。基金合同规定,每个封闭期的最后一日,若基金份额的期末净值小于或等于期初净值将全额返还前一开放期的管理费至基金资产。也就是说,只有产品在封闭期收益为正时,基金公司才能获得劳动报酬。
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南方瑞合三年的累计单位净值为1.5799元,低于2021年9月15日1.7456元的期初净值。从业绩表现来看,南方瑞合三年的区间收益为-9.75%,跑赢业绩比较基准5.27个百分点。
那么,这只产品大概要退回多少管理费?据定期报告,该产品2021年下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管理费合计为3447.1万元。去年7月,该产品将管理费从1.5%降至1.2%,以当年半年度月平均管理费估算,南方瑞合近三年的管理费约为3277万元。需要注意的是,因该封闭期产品运营时间并非完整的半年度区间,这一预估数据可能有一定误差。
“这几年来市场接连下跌带来净值连续下挫,投资者体验很差,都在怀疑管理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南方瑞合三年此前作为行业试点浮动管理费的代表产品之一,履行基金合同的约定退回了管理费,受到关注也在情理之中。”一位基金业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事实上,这并非业内首只因业绩不达标而“白打工”的产品。9月6日,东方红产业升级公告称,因去年9月6日至今年9月5日的收益率为-21.19%,本季度对日区间适用的管理费率为0。
据第一财经查阅,除了前述产品外,公募管理人在管理费领域已有诸多探索,例如在基金份额净值跌破收益增长线期间暂停计提管理费、目标触发自动清盘且累计收益小于3%不收管理费以及现存较多的浮动费率基金。
所谓浮动费率基金,是一种根据特定条件进行调整的管理费收费方式,这些条件包括投资者持有时长、基金的产品规模或业绩表现。以一只与业绩挂钩的产品为例,该基金管理费由基础管理费和业绩报酬两部分组成,其中50%为固定管理费,另外50%为或有管理费。在每个封闭期的最后一日,若基金份额的期末净值小于或等于期初净值,该封闭期内的或有管理费全额返还至基金资产。
在业内人士看来,浮动费率的设计思路旨在从利益机制上将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持有人绑定,增强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者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正向效应。不过从阶段性结果来看,产品的业绩表现并未如预期般亮眼。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目前市场上共有142只收取浮动管理费的产品(仅计算初始基金),包括72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在有近三年数据的主动权益类产品中,区间收益为正值的有38.31%、10.2%。而亏损最多的光大阳光智造A,近三年已累计下跌60.57%。
亏损产品该不该收费?
近年来,A股市场表现萎靡不振,公募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也并不亮眼。Wind数据显示,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已经连续收获6个“半年阴”,截至9月6日,该指数累计下跌41.81%。
因此,即使有费率方面的优惠,投资者的不满也在持续扩大的基金亏损中不断积累。尤其是绝大部分在2021年发行的三年期产品业绩纷纷“滑铁卢”,让“看着产品亏损越来越大却不能止损”的投资者们体验感越发不佳,并提出疑问:亏损的基金到底该不该收管理费?
第一财经记者与多位投资者交流后发现,大致可以分为“挣钱才有资格收钱”和“如果觉得只能赚不能亏就不该买基金”两类。“把钱交给专业人士管理,就是希望能赚钱。那问题是亏损了受损失的是我们,为什么他们还能赚钱?”其中一位投资者小张(化名)认为,收管理费隐含的前提应该是让投资者赚到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