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只2021年成立的三年持有期主动权益基金相继公告解除锁定期。当初这种一封三五年的公募基金面世令人十分惊喜,因为“漫长的基金”代表了投资人对基金公司与基金经理的信任与肯定,基民愿意牺牲流动性来换取较高的收益。但事与愿违,从业绩来看,三年持有期权益基金“全军覆没”,目前无一取得正收益,平均下挫幅度超过30%,部分产品三年后的回报率竟然接近腰斩。


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初的三年持有期基金销售盛况,它们多由具备相当市场号召力的明星乃至顶流基金经理担纲,多只因为超募而启动了比例配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产品比例过半,还出现了数只百亿“巨无霸”。但随着“核心资产”行情在2021年初的戛然而止,其中多只基金遭遇“开局即巅峰”,净值曲线调头直冲1元以下。


三年持有期产品主要特征在于投资者可以在任意时点申购基金,但申购后须持有三年才能赎回。这类产品的出现初衷是想帮基民“管住手”,避免追涨杀跌,体验与收获长期投资的价值。而基金经理也得以摆脱流动性的压力,安心做好价值投资,“做时间的朋友”。但出现当下这一尴尬的成绩单,基民与基金公司,尤其是基金经理都需反思。


实事求是地看,当初三年期持有期基金能顺利发行,与2021年初的A股核心资产热浪密切相关。犹记当时备受关注主张“搞钱第一”的深圳女孩,代表了很多新生代群体对“来钱快”的股票、基金的追捧,甚至还出现了明星基金经理饭圈化的趋势。但可惜的是,这些人最初闻风而动,接触权益类产品,却选在了一个错误的市场高点。而且,很多人还选择了明显不适合自身特点的权益产品,特别是倾向新基金而不是做出口碑的老基金。其实,数百亿规模的单只基金操盘向来不是易事,过往的收益率统计也不乐观。而对于基金公司这样的专业机构来说,没有克制住规模冲动和控制新发基金的节奏,将三年后的事情交给运气,可见投资者教育之缺失。


倘若没有来自外部压力的募集上限,受伤的基民只会更多。相关基金经理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更是难辞其咎,尽管这两三年的市场并未走牛,但也不乏亮点和局部机会。基金经理作为专业投资人,如果最终业绩相较散户没有什么胜算甚至更烂,如何对得住他们的高薪呢?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跌幅巨大,照收不误的基金管理费更是引发了很多基民的质疑,这些质疑也不能说全无道理。


三年期持有期权益产品业绩尽墨的同时,也不是一点好消息都没有,其中有部分主动权益产品业绩回暖,年内均取得了大幅超越年内沪深指数的正收益,其中不乏一度回撤40%左右的基金。这说明这些产品的基金经理做到了知错能改,及时止损或者调仓,等到了弥补亏损的风来。但对于产品持有人来说,是否还有足够的耐心和信任去等待,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三年乃至更长持有期的基金产品,带给我们的教训实实在在。基民择“基”,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择时,在市场趋冷、估值较低的时候越要有热情去引导投资者加大布局,在市场爆火、估值较高的时候要有定力去教育投资者落袋为安。资金也终将流向这些能够给予基民更好体验的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