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私募股票基金。这些基金通常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并且是一个独立的机构。私募股票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衍生品以及及其他证券。私募股票基金的管理费用相对较低,但收益率较高。在美国,大约有50万家公司在运营,每年创造超过1万亿美元的利润。美国的私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投资于科技、医疗保健、消费品以及金融服务领域。

1、什么是私募股权投资?

优质回答1:

私募股权投资(PE, Private Equity)是指通过私募基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广义PE覆盖了企业首次公开发行(IPO)前的各个阶段,如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和Pre-IPO,狭义PE则主要是指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一般针对创业投资后期(相对而言,VC一般针对创业投资初期)。PE在投资时会重点考虑未来的退出机制,如IPO、并购或管理层回购,通过退出实现获利。

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募集主要通过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少数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募集,为封闭式基金,投资期限较长,一般可达到3-5年,属于中长期投资。这种投资的流动性差,且风险较高,因此为有效保护投资者, *** 要求只有符合要求的合格投资者才能投资于此类基金,他们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具体要求为: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理,且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私募股权投资模式主要包括:(1)增资扩股(新发行股份出售给新股东或原股东,股份总额增加);(2)股权 *** (原股东将自己股份让渡他人,股份总额不变);(3)其他方式(前两者并用,或与债券投资并用等)

(编辑:四维)

优质回答2:

让我们从一个真实的案例说起。

2017年9月,美国知名玩具连锁店,玩具反斗城(Toys R Us)正式申请破产保护。2018年3月,玩具反斗城提交动议,寻求破产法院批准其开始公司清算。几天后,玩具反斗城的创始人,查尔斯·拉扎勒斯(Charles Lazarus)去世。

这家历史长达70年左右的玩具店巨头,曾经陪伴着无数孩子一起成长。去玩具反斗城逛一下,买个玩具,是很多孩子生日时能够收到的更好礼物。

在公司发展的巅峰时期,玩具反斗城每年的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雇佣的员工超过6万人,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的连锁商店超过800家。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公司的破产,和公司创始人的去世,一下子烟消云散。

如此一家久负盛名的全球知名玩具店,怎么会说倒就倒?玩具反斗城倒闭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些什么?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需要把时钟拨回到2005年。

2005年,三家私募股权基金经理,科尔伯格·克拉维斯(KKR)、贝恩(Bain)和 沃那多(Vornado)共同出资买下玩具反斗城。

一个值得强调的细节是:当时买下玩具反斗城的价格,是66亿美元。但三家私募股权,实际的出资额,为13亿美元。剩下的53亿美元,都来自于贷款。

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其中的操作模式:假设你看中一家店,你很喜欢并且想把它买下来。店主告诉你,要买可以,价值100块。你告诉他,没问题。你从口袋中摸出20块,然后从别处借了80块,把这家店买了下来。买下来之后,这家店需要承担那80块的负债,并且每年还利息和本金。

在金融中,这种操作手法,叫做杠杆收购(LBO)。顾名思义,杠杆收购的意思,就是指“借钱收购”。在很长一段时间,杠杆收购和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指的是一个意思。或者说,私募股权投资,其核心就在于借助杠杆的力量来收购企业标的。

具体来讲,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流程如下。

首先,基金经理需要确定收购的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价值被低估的公司,或者经过改革以后,其股价有很大上升空间的公司。

其次,基金经理需要借到需要的资金,以完成对目标的收购工作。大部分这样的操作,都涉及到高杠杆(比如在玩具反斗城收购中,自有资金和举债的比例高达1:4)。对于基金经理来说,能够拿到大量的杠杆资金,是完成其投资目标的重要一环。

接下来,在私募股权基金获得公司绝对的管理权后,基金经理会对公司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图提高其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资本的使用率。这些操作的目的,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提高股价。

在公司的股价被提升以后,私募股权需要做最后一步,那就是把公司卖掉套现。由于整个投资过程带有非常高的杠杆率,因此如果操作得当的话,私募股权的投资回报是非常诱人的。一般来说,成功的私募股权投资,其内部回报率(IRR)在25%以上。这也是很多投资者,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兴趣浓厚的原因所在。

一些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私募股权投资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高杠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通过高杠杆进行收购操作?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杠杆对于投资回报率的放大作用。

在这里,让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其中的道理。

假设我们手头有本金1万元。同时从其他人那里借了4万元。这样一共可供投资的资金有5万元。

现在假设市场上涨10%。因此我们赚了5,000元(5万X10%)。由于杠杆的作用,我们的投资回报率一下子上升到50%(5000/10000。当然,在现实中我们还需要扣除借款利息,因此净回报率会低于50%)。

如果没有借那4万块,我们的投资回报率是10%。通过借贷,投资回报率上升到50%。这就是杠杆的魔力。

但是大家需要明白的是,杠杆是一把双刃剑。杠杆能够放大盈利,同时也能放大损失。

比如我们假设市场下跌10%。如果没有加杠杆,那么我们的损失就是10%。但是现在加了杠杆,我们的损失也被放大到50%。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杠杆,就好像是“火上浇油”。如果我们能够控制火势,那么加了杠杆以后,火力能够为我们所用,加速完成一开始设定的目标。但是,杠杆的风险,恰恰在于“玩火自焚”。如果火势控制的不好,那么到最后,投资者的损失也会被加倍放大。

杠杆收购的一个更大的风险,就在于被收购公司,往往会背上巨额债务,导致其被收购以后每年都需要支付高昂的财务费用(利息),极大的拖累公司的发展策略。

以玩具反斗城为例,在2005年完成了这笔大规模的收购以后,玩具反斗城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就高达4亿美元。这就好比你去和别人比赛赛跑,但是你身上还要背一块大石头。更何况,玩具反斗城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像亚马逊这样的网商巨无霸。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玩具反斗城终于倒了下来。

当然,在这笔失败的杠杆收购中,私募股权基金,也蒙受了重大损失。参与收购玩具反斗城的科尔伯格·克拉维斯、贝恩和 沃那多,在这桩收购中,共亏损了12.8亿美元,可谓是一次昂贵的教训。

像玩具反斗城这样的收购案例,是一种典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其悲惨的结局,也激发起很多思考和讨论。那就是:私募股权投资,有没有为公司股东们带来价值?有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

公平的讲,优秀的私募股权,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以贝恩资本为例。在本专栏的历史文章,《贝恩资本能帮你赚钱么?》中,我曾经和大家分享过一些有趣的数据。比如在1984~1999年间,贝恩资本为他们的投资者取得了240亿美元的投资回报。如果计算已经退出的投资项目,他们为投资者带来的年回报为173%。如果算上还没有退出的投资项目,贝恩资本为投资者创造的年回报为88%。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些业绩回报足以亮瞎各国投资者的双眼。

但是,贝恩资本惯用的高杠杆收购投资策略,也充满了争议。

举例来说,贝恩资本在1994-1998年共投资了77个公司。其投资回报的70%,来自于这其中的10个最成功的大满贯。但是,在这10个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中,有4个(40%)在贝恩资本退出以后申请破产。

在这段期间内贝恩资本做的所有的投资中,大约有10%的标的最后不是破产就是血本无归,投资者在这些投资中的损失为100%。

金融畅销书,《门口的野蛮人》,写的就是私募股权基金,通过高杠杆,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最后令该公司破产收场的精彩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有空时去看看。

说到底,私募股权投资,从事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如果执行得当,踩准时点,那么私募股权投资,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由于该投资策略一般都带有高杠杆,因此如果时运不济,或者执行不力,那么它对于投资者,以及被收购公司造成的伤害,也是十分惊人的。在严重的情况下,导致被收购公司像玩具反斗城那样关门倒闭,并不是没有可能。

在【小乌龟学投资】系列的最近几篇文章中,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这三种金融机构,有什么共同点?

在我看来,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的投资策略和商业模式完全不同,其赢利点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经营活动的背后,有一个共通的逻辑,那就是:提高公司股价。

不管是参与公司并购的投资银行,或者是致力于股东激进主义的对冲基金,抑或是专注于杠杆收购的私募股权,其投资活动共同的逻辑,就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资本效率,降低企业费用,提高企业利润率,以期抬高企业的股价,并最终卖出获利。

这也是为什么,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在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体系,赖以运转的核心逻辑,就是资本的逐利。因为有逐利的资本,我们才会有各种投资行为和买卖交易。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并期望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大化的资本回报。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的存在,导致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差别,更加悬殊,资本的优势更加明显。比如在任何新资本控制一家公司以后,想要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管理层能够想到的之一个 *** ,就是裁员以节省工资开支。因此,在过去几十年,工会的力量越来越弱;工人的薪水涨幅,和资本回报相比差距越来越大,这并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当然,这些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另一个更大和更深的话题,已经远远超出本文的范围。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在这些现象背后所起的作用,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质回答3:

1.私募股权投资定义:

私募股权投资指的是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用于投向权益类资产并在后期获利之后退出的一种投资行为。

广义的PE为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相关资本按照投资阶段可划分为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发展资本(development capital)、并购基金(buyout/buyin fund)、夹层资本(Mezzanine Capital)、重振资本(turnaround),Pre-IPO资本(如bridge finance)等等。

2.私募股权阶段:

一个创业公司的发展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Pre-IPO 、IPO等阶段,分别对应的投资机构为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以及我们狭义上讲的PE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每个阶段的成功率都大不相同:在种子期机构的成功率大概在5—10%。个人投资者的成功率就是千分之几了,天使阶段机构投资者有10—20%的成功率,VC的成功率大概是在20—30%的成功率,PE能做到50—70%。

3.私募股权投资回报率:

VC的年华收益率更高,可达到50%-100%;PE第二,年化收益率为23%-34%;股票投资的收益率在12%-20%;一年定期银行存款的收益率则为1.75%。

4.私募股权投资特点:

a 在资金募集上,主要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或个人募集,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另外在投资方式上也是以私募形式进行,绝少涉及公开市场的操作,一般无需披露交易细节。

b 多采取权益型投资方式,绝少涉及债权投资。PE投资机构也因此对被投资企业的决策管理享有一定的表决权。反映在投资工具上,多采用普通股或者可 *** 优先股,以及可转债的工具形式。

2、今日股市三大股指收跌,明天12月10日星期四,股市会怎么走?

优质回答1:

12月9日周三市场三大股指跳水,下跌报收。实盘满仓互联网券商股冬菜,关灯吃面,大亏16569元。12月10日周四股市围绕3370点震荡寻底止跌,沪指击穿3400整数关,短线交易机会来临。短线下跌逢低加仓做多,中长线持仓守好不动。

行情分析:12月9日A股三大股指早盘震荡走弱,午后加速跳水,沪指击穿3400整数关、二十天均线3388点,中阴报收。沪指下跌1.12%,深指下跌1.84%,创指下跌1.76%。个股涨少跌多,上涨572家,平盘57家,下跌3451家,涨停41家,跌停30家。板块分化轮动特征明显,煤炭、白酒等板块涨幅居前,安防、券商等概念幅跌较大。资金成交小幅放量,北向资金净流入61亿元。

后市预判:12月10日周四,市场围绕3370点震荡探底止跌,等待探明底部支撑,寻找短线交易机会。目前大跌挖坑,又重回3200至3400区间厢体震荡,等待周级、月线中短期均线上移粘合。作为市场风向标,北向资金大跌继续流入明显,创指仍然收在十日均线之上,等待其它指数止跌,形成共振,将引领大盘继续上行。后市短线继续关注资金量能变化,紧盯北向资金动向,根据大金融和创指走势,准确做出短线交易判断。

实战复盘:中长线满仓互联网券商股冬菜100%,成本0.537元。今日冬菜大幅下跌,关灯吃面黑暗又一天,尾盘加仓一成,跌4.81%,大亏16569元。周四及后期操作,继续盘中短线急跌加仓,上涨冲高减仓降成本,中长线持仓守好不动。沪指3400以下遇大跌继续场外定投了基金。

优质回答2: 今日股市三大股指收跌,预计明天12月10日星期四股市大盘继续调整,有止跌的可能,小红盘概率大。


1、今日大盘继续向下调整,券商板块有较大的下跌,难道是因为高盛做为首家外商独资券商给闹的,这对整个大盘的人气打击比较大,会让调整变成常态化,对上证指数前期突破前高的意义大打折扣。而之前常见的“煤飞色舞”行情,今天很反常,只有煤飞没有色舞,煤炭股表现强势,而有色金属普遍走弱。总体看,活跃度不够,两市7915亿元的成交金额在下跌的情况下也不算少。



2、北向资金没有像我昨天预计的那样,会流入上百亿,而是净流入了61.27亿元,是因为今天大盘普遍下跌给影响的,做为聪明的北向资金连续五天的净流入,而和大盘的趋势有点相反,这种情况也是不多见的,看来外资和内资对A股的看法还是有所不同,或者说短线资金和长线资金有分歧。


优质回答3:

今日股市三大股指收跌,应该说是大幅下跌,我认为明天12月10日星期四,股市会震荡调整,在上证指数30日均线3360点左右应该有个反弹,反弹的力度取决于量能。

今天上证指数以3416点开盘,更高上摸到3422点,尾市以更低点3371点收盘,下跌了38个点,跌幅为1.12%,深证成指跌幅为1.84%,创业板指数跌幅为1.76%,总的成交量比上一个交易日明显放大。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61多个亿,说明外资对中国股市依然看好。

上证指数在12月2日创出了今年的新高之后,开始进行震荡下行,今天下跌的幅度更大,并且个股也普遍下跌,上证指数又重新回到了前期震荡的箱体之内,我认为后市还会继续在箱体内进行震荡整理。

下跌幅度越大,机会就越多,我依然相信明年春天会有业绩炒作行情。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优质回答4: 预判猜想怎么走和你的实质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应对策略做好没有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903839645458383118/ 首先这是上个交易日的复盘内容 分析是一个连续的事情,连贯起来看比较能理清逻辑 下面是今天的复盘

K线角度,上证是一根盘整中的中阴线,无明确多空意义,略过

创业板是一根小周期里的阴线吞噬,小周期偏空解读,酝酿回调,中周期里还是一根盘整中的阴线吞噬,放大格局来看,只是盘整过程中的上下波动罢了

今天的下跌在周一的复盘中就说的很明白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903461404491088135/

今天不出意外,三条均量线全部下弯,今天不足五日十日二十日均量扣抵量
均量先下弯,量先价行,下一步就是三条均线下弯,均线要下弯要么是盘整等扣抵价格高于现值,要么是直接跌的比扣抵价低,所以接下来不能增量让均量线重新上扬,大概率结果就是不是盘整就是下跌

当天还用了2月相反的例子来说明这个事情

到今天回头再看,是不是完全实现?

成交金额角度,昨天的复盘结论是

成交金额角度,上证创业板继续缩量,低于五日十日二十日均量扣抵量。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个指数短期内都面临回调风险

而今天的下杀过程中,增量了,是好事情,代表下跌过程中有资金愿意进场接手


从而现在也只是个中周期的盘整盘而已,现在已经杀下来,要想的就不是割肉,而是找相应标的的合理买点


就指数角度而言,上证指数明天一低开,稍微跌一点,某个技术指标统计学的因素就来到极限值,后续容易不是盘整就是反弹。这个还有结构的因素,下面结构部分具体说


创业板的话,和之前复盘说的一样

在7日复盘中的这个

那么创业板如果被权重拖累杀下来,短线支撑点就是依然扣抵低位低量的半年线

就是支撑


当然市场下杀的过程是常常会有情绪的超限这个事情,所以这几个月里事先说支撑和压力点数和时间都不是那么绝对精确。(差个10点20点,时间差个1,2天)


但是事后也都证明事先说的那些点位是对的


所以就创业板的买点可以分批做,比如半年线进一部分,跌破半年线进一部分,如果再出什么幺蛾子破前低,那就又和上次跌破2593的合理买点一样

结构角度,联系上面所说的

上证指数明天一低开,稍微跌一点,某个技术指标统计学的因素就来到极限值,后续容易不是盘整就是反弹。这个还有结构的因素,下面结构部分具体说

上证嘛,权重和情绪带领的几个板块,金融三剑客,银行保险券商



首先银行,在今天盘中和知友的交流中提到

因为20日均线未来一段时间还扣低量低价

同时指标统计学因素接近极限

短线20日均线是支撑


保险跟银行类似

那么这两个板块接下来既然大概率不是盘整就是反弹

对于上证指数而言是稳定的核心


而证券,如同昨日复盘所言

那么随着回半年线,季线半年线两天后死叉,短期均线都扣抵低量区
那么还是那句话,半年线下来接证券不香么

今天已经跌破半年线,即上面所说的

市场下杀的过程是常常会有情绪的超限这个事情

那么就证券板块而言已经到了可以开始建仓的位置

耐心的人还可以等到技术指标统计学到极限值那个位置,大约再稍微跌一点就到位

如果这三个板块的下方空间都只是这个程度

上证指数的短线要考虑在这里割肉否?

对于指数的看法,在这里割肉,和12月1日之后要追高就技术面而言,是一样的、


那么现在的操作策略就是(个人看法,不代表正确,也不是投资建议,勿跟)

旧有仓位

网格交易继续按计划操作

有大幅盈利的仓位用分仓止盈法持股

新仓别追高,等回调到合理买点进底仓

合理买点的判断,扣抵低量低价的均线(要跟现在的成交金额比较,别虽然扣低量,但现在的成交金额更低),量价节点,连阳一半,跳空长阳越过均线的缺口等等,用什么作为买点进,就用什么作为看错的止损。



欢迎技术分析同好关注我交流,如果回答对你有用,记得点赞

如果对回答有相关的疑问,可以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