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停牌的500多天 许家印在做什么?恒大停牌的500多天
停牌的500多天许家印在做什么,在哪里?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只有恒大自己知道。不过,从目前来看,恒大似乎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卖房”。根根据房地产调控政策,恒大旗下所有在售楼盘全部实施网上公开发售,购房者可以通过恒房通平台进行线上选房。”据了解,恒大此举是为了让全国各地的购房者都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购房环境。
一、许家印为何回购自家股票?
优质答案1:
阴谋论是这世上最有效的解题思路,但无趣。私有化首先是受到港交所详细规定的限制,比如一致行动人持股超过75%就要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回购,当年李泽楷私有化电讯盈科不就搞得满城风雨,你想静悄悄阴谋着搞?你以为港交所没见过世面啊。
关于恒大为什么回购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回购,下面的观点来自于雪球一位高手,名叫正合奇胜天舒,他观察研究恒大多年,链接自己找
什么是“恒大式回购”?有三大特征:一旦启动一轮回购,就连续回购二十个左右的交易日;二是每轮回购总量极大,绝不小打小闹;三每天定格,吧股价订到交易所规定的上限。其他公司回购,往往和风细雨,希望尽可能低的成本回购股份,达到稳定股价的目的就行了。而恒大恨不得用更高限价回购,生怕别人不卖给他,有着打爆空头的意气。市场上只有恒大回这样的回购,所以叫“恒大式”。2014年1月27日到2月28日,这23个交易日,恒大在其中21个交易日累计回购16.03亿股。当时是要回a吗?
对小股东来说,公司回购就是要宣誓信心,公司很健康,有余钱腾挪,市场担忧过渡了。而且从技术上看,回购股票,供应就减少了,每股权益增加,有利于股价。
信不信由你。杠精要变较真哥,就去查一查最近5年恒大面对市场非理性下跌的反应,看看有哪次不是中小股东得利。阴谋论也玩高明些,别见风就是雨。
优质答案2:
回购股票说明了恒大近期公司的发展找到了很多突破点,管理层对于公司前景很看好,现在恒大多元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高科技产业。从收购FF就可以看出,恒大的眼光已经放到了未来。FF这样的汽车,非常具有科技含量,再不久的将来一定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一辆新能源汽车。同时,恒大也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依然保持了很亮眼的业绩,在地产方面恒大的销售额也一样强势。
于是恒大的现金流开始破裂,各地的烂尾楼接踵而至,银行的利息越滚越高,最终恒大向公众表明,我们公司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接着没办法,恒大要怎么样才能活下去呢?只有搞钱!
是许家印开始瞄准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出了恒大汽车,会画饼能讲故事,这就是许家印的王牌。找车能上市,能融资能骗钱,于是恒大就这么做了。
但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拖欠员工工资,公司高层套钱跑路,繁华过去,留给恒大公司的只有一地鸡毛。
这就是恒大的故事。
优质答案2:
早在2012年6月,香橼的分析师Andrew Left劳福特发布了一份报告,分析了恒大财务报表中的各种作假,指出恒大那时已经资不抵债,完全靠财务报表的各种手段来掩盖其严重的问题。
结果许家印跳出来“辟谣”,反告香橼,指他们恶意中伤恶意做空,最后官司在香港打了好几年,恒大还赢得了这个官司,劳福特被判不得在香港从事证券交易业务。
此后,恒大再无顾忌,混的风生水起,把地产、资本、金融、财务玩得溜溜的,以并购交易包装下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债务,以各种财务魔法把摊子越做越大,收购各种地产公司,甚至并购银行、球队、造车团队、P2P、财富管理等等等等,直到再也玩不下去。
恒大的问题根源,其实9年前香橼就已经清楚地分析出来了。对于大公司人们也愿意相信他们,给他们机会。结果就是恒大在 *** 的道路上不仅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大,大到现在不可收拾的地步,大到整个国家的经济都不能承受其倒闭而产生的连锁反应。
有人会觉得,如果恒大不是步子迈得太大,扩张的不是太急,或许就没有今天的结局 。其实错了。恒大为何要玩那么多的并购扩张游戏?其实就是不断地利用资本运作来掩盖其根本问题,根本停不下来。
事实证明,香橼的做空分析早就准确地指出了恒大的问题,如果那时就严格调查、监管恒大,限制其无序发展,是不是就不会让问题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不管答案是什么,显然中国急需香橼、浑水这样的鲢鱼。
四、为什么恒大地产回归A股,又一点动静也没有了?
优质答案1:
许家印的中国恒大分拆地产业务的恒大地产借壳深深房A回归一事确实已经拖了很久,深深房A已经从2016年9月13日后停牌至今,都超过16个月了,依然难产中,不断申请延期复牌。按照深深房A定期报告的解释是因为——由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深圳市国有企业改革,交易结构较为复杂,拟购买的标的资产系行业龙头类资产,资产规模较大,属于重大无先例事项,使得重组方案需跟监管部门进行反复的沟通及进一步的商讨、论证和完善,同时因有效期要求尚需履行标的资产评估报告的国资备案程序及更新标的资产审计报告,而体量较大尚需一定时间。
说白了,问题就是卡在了深圳国资委和监管部门上,此前许家印先后出手举牌万科A并不惜亏损70亿元折价 *** 万科A股股权给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圳地铁助力其入主控股万科A,还把恒大的总部从广州搬到深圳,也是推动借壳的交易所做的努力。
期间,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在拆分地产业务借壳回归A股加上回购、一线地产股整体走强的推动下,股价不断飙升,2017年狂涨457.97%,还助力其实际控制人许家印登上2017年中国首富的宝座,但是问题也来了,飙涨后的中国恒大,估值大涨,又该以何等估值数据借壳回归A股?搞不好又是当年中国石油回归那一套,所以这里又得思虑和审核慎之又慎。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专注财经分析多年,欢迎关注本帐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优质答案2:
房地产业在过去的三十年间称为国民支柱产业也不为过,大房地产商不仅体量大,资本雄厚,还对整个产业有表率作用,这么来看,大房地产商回A必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小心谨慎,速度慢一些也可以理解。
五、为什么王健林要出售国外资产,而许家印现在在外面到处收购外企?
优质答案1:
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当下国家战略是转型升级,提高我们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位置,而我们的科技基础薄弱,许多关键技术掌握别人手里,这个时侯,国家希望企业走出去,一个是让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另一个,当然是希他们出去收购-些国家急需的技术型企业或者能源矿山等,对国家有极大发展助益的东西,王老板显然理解错了上层意思,走错了方向,国家一收紧给他的贷款,他只有溃败而归,而许老板显然是吃透了上层的心思,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在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最有希望的项目,自然得到各方支持,搞得风生水起。不得不说有些老板战略眼光不行,象有些跑出去收购球队,酒庄等这些,不按国家给你指引的路走,你能走出康庄大道来,算你能耐。
优质答案2:
王健林可不只是出售国外资产,国内的很多重资产项目在近几年也被出售了。王和许在经营方向上的不同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战略转型王健林作为曾经的首富,最重要盈利项目是旗下的商业地产,也就是万达广场项目。这些重资产项目是王健林最重要的资产。但随着 *** 的越来越发达,商业地产也越来越难做。万达广场还算是属于经营的比较好的项目,很多商业地产根本连租都租不出去。
王健林出售了不少这方面的重资产,这是为了分散经营风险。万达现在走的是轻资产路线,这是战略转型产业更换的需要。
而许家印的事业处于上升渠道,他的住宅卖的很好,已经成为全中国销售量更大的开发商。另外,恒大冰泉等产业也能带来大量现金流。再加上恒大的负债率高,手里可以用来投资的资金很多。对企业来说,资金放在那就是一种浪费,只有不断循环利用才能创造财富。许家印的买买买也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
摆脱困境像王健林这样的商人在崛起的过程中是无法做到完全“清清白白”的。他又是搞房地产的,拆迁补偿、税收等方面的一些操作比较敏感。当他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经营风险剧增,很多项目的背后是否会突然出现问题,我相信他自己也担心。摆脱困境更高的办法就是出让一些利益,把那块吃是能吃但有点发霉的肉切掉,这也是长远发展的考虑。
至于几年后许家印会否有同样的操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陆家嘴招财喵每日更新财经类内容,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更好的鼓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