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揭露生长激素乱象,千亿龙头或受冲击,股民夜难安
财联社8月4日讯,此前因为大连大妈5万变500万而爆红的长春高新,再次引发投资者关注。这次的原因是该公司的拳头产品——生长激素。
据新华视点报道,近年来,医学上主要用于矮小症的“增高针”治疗逐渐兴起。调查发现,所谓“增高针”其实就是注射生长激素。专家认为,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给使用者带来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作为国内生长激素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春高新的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专注于核心产品生长激素。2021年Q1,金赛药业实现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49.7%,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70%。
在被称为“增高针”的生长激素受到央媒点评后,投资者对长春高新的后续股价表现纷纷表示看法。有投资者表示悲观,“情形不妙,明天开盘就得跑”,“今晚恐难眠了”;但也有投资者认为,“不必过分忧虑,有业绩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寒假新患入组以及跨区域就诊受到影响。二季度末疫情好转后,疫情期间积累的新患加速入组,同时公司改变销售策略,开始拓展下沉市场,为生长激素增长开拓新空间。
2021年4月,公司生长激素水针获批两项新适应症,用于因软骨发育不全所引起的儿童身材矮小以及用于接受营养支持的成人短肠综合征。国元证券在7月22日的研报中指出,生长激素在国内儿童矮小症的治疗已经步入正轨,但渗透率提升空间依然巨大,2020年国内矮小症患者群体接受治疗占比仅为5.7%。包括成人生长激素缺乏在内的新适应症在国内应用尚少,新适应症的拓展有望为生长激素市场叠加新一轮的增长曲线。
国元证券预计,公司21-23年将实现营业收入为116.40/152.56/200.0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3.17/57.15/75.40亿元,对应EPS分别10.67/14.12/18.63元/股,对应PE分别为38/29/22倍。
今年5月以来,长春高新股价持续下跌。从今年5月17日的523块股价高点算起,截至今日收盘,长春高新股价累计下挫逾40%。
据新华视点报道,近年来,医学上主要用于矮小症的“增高针”治疗逐渐兴起。调查发现,所谓“增高针”其实就是注射生长激素。专家认为,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给使用者带来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作为国内生长激素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春高新的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专注于核心产品生长激素。2021年Q1,金赛药业实现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49.7%,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70%。
在被称为“增高针”的生长激素受到央媒点评后,投资者对长春高新的后续股价表现纷纷表示看法。有投资者表示悲观,“情形不妙,明天开盘就得跑”,“今晚恐难眠了”;但也有投资者认为,“不必过分忧虑,有业绩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寒假新患入组以及跨区域就诊受到影响。二季度末疫情好转后,疫情期间积累的新患加速入组,同时公司改变销售策略,开始拓展下沉市场,为生长激素增长开拓新空间。
2021年4月,公司生长激素水针获批两项新适应症,用于因软骨发育不全所引起的儿童身材矮小以及用于接受营养支持的成人短肠综合征。国元证券在7月22日的研报中指出,生长激素在国内儿童矮小症的治疗已经步入正轨,但渗透率提升空间依然巨大,2020年国内矮小症患者群体接受治疗占比仅为5.7%。包括成人生长激素缺乏在内的新适应症在国内应用尚少,新适应症的拓展有望为生长激素市场叠加新一轮的增长曲线。
国元证券预计,公司21-23年将实现营业收入为116.40/152.56/200.0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3.17/57.15/75.40亿元,对应EPS分别10.67/14.12/18.63元/股,对应PE分别为38/29/22倍。
今年5月以来,长春高新股价持续下跌。从今年5月17日的523块股价高点算起,截至今日收盘,长春高新股价累计下挫逾40%。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